打從離開蘭州那黃河邊的家,跟著兒子到成都落腳,這蜀地的潮氣天天往我這西北老漢的骨頭縫里鉆,把以前讓風沙吹得干硬的性子都泡軟乎了。
前幾天,兒子陪著我在錦江邊上溜達。岸邊的竹子剛冒新芽,風一吹晃悠悠的,河面上飄著層薄霧,遠處劃過來的小船跟做夢似的。瞅著瞅著,就想起蘭州北山的土坡坡,咋看咋覺得像是融進這水汽里了,分不清是眼前的景還是心里的念想。
成都這天氣,跟咱蘭州真是兩碼事。
老家冬天凍得人縮脖子,夏天熱得像在蒸籠里,一年到頭難見幾場雨。可這兒不一樣,開春那陣兒潮得很,我裹著厚棉襖坐在窗邊,看外面的毛毛雨下起來就不停,淅淅瀝瀝的像是在跟你嘮嗑。兒子怕我冷,總念叨著開空調。到了夏天,雖說也熱,但樹多葉密的,樹蔭底下倒也能待。
沒事干的時候,我愛往菜市場鉆。那些綠油油的菜看著新鮮,好多都叫不上名兒。咱蘭州的菜簡單,土豆、白菜、蘿卜,閉著眼睛都能數過來,可這兒的菜攤跟開花似的。賣菜的阿姨看見我總問:“要得啵?” 那軟軟的口音,聽著比蘭州的秦腔舒坦多了,撓得人心頭癢癢的。
現在我也能品出火鍋的好來了,那紅油鍋里煮啥都香,麻絲絲辣乎乎的,越吃越想吃。那天跟兒子說:“這火鍋攢勁得很!” 兒子愣了一下,笑得直不起腰,說我把蘭州話和四川味兒混一塊兒了。
有時候在超市看見有賣蘭州拉面的,買一把煮上,擱點辣子,總覺得差點啥。
旁邊賣的鴨油燒餅倒挺香,酥酥脆脆的,咬一口掉渣兒。樓下張大爺天天喊我去打麻將,“三缺一哦!” 我這手笨的,學了倆月才摸著點門道,輸贏不在乎,就圖個熱鬧。
早上出門遛彎,總能見著街邊茶館里坐滿了人,嗑著瓜子擺龍門陣,那悠閑勁兒,在蘭州可少見。
咱那邊早晨都忙著上班上學,哪有這閑工夫。有回我也湊過去,點了杯蓋碗茶,聽他們說四川話,雖說聽不太懂,可那氛圍讓人心里踏實。
兒子說我現在說話帶點四川味兒了,我自己沒覺得。
不過買東西的時候,偶爾會冒出一句 “好多錢嘛”,賣東西的老板一聽就樂了,說我像本地人。
說真的,在成都待久了,越來越覺得這地方好。
不像蘭州風大土多,這兒處處是水是綠,人也隨和。有時候想老家的牛肉面了,兒子就帶我去街上找蘭州館子,可吃著吃著,倒覺得不如成都的抄手順口了。
人啊,就跟那草木似的,挪到哪兒就往哪兒扎根。我這老骨頭,看來是要在成都扎下根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