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這事兒,從2021年鬧騰到現在2025年7月,還沒個徹底了結。說起許家印,他從河南農村起步,靠著鋼鐵廠干起,1996年搞出恒大集團,本來是地產大佬,結果債務堆成山,超2萬億欠款,搞得整個行業雞飛狗跳。許家印自己呢,涉嫌違法,2023年就被抓了,到現在還拒絕吐露個人家底,法院那邊追著他要60億美元的股息和報酬。恒大這堆債,境內境外混在一起,收拾起來像剝洋蔥,一層一層扒,拉扯出一堆問題。
先說收拾的起步。2021年下半年,恒大資金鏈就斷了,項目停工,業主鬧騰,供應商討債。政府那邊沒直接兜底,而是推著它自救。許家印賣資產,變賣股權,瘦身求生,但“三條紅線”政策卡著脖子,借錢難上加難。2023年,審計爆出財務造假,調減6643億收入,這下徹底露餡。香港法院2024年1月29日下清盤令,股份從那天起停牌到現在。清盤人接手,翻箱倒柜查賬,評估資產。
到2025年,進展慢吞吞。4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裁決,只讓法定債權人摻和清盤監督,經濟權益持有者靠邊站。這意思是,普通投資者別指望插手,得靠專業債權人把關。5月2日,恒大公告,清盤人要債權人交證明表,6月13日下午6點截止。誰想進審查委員會,也得趕緊表態。清盤聆訊本來說推到2月27日,討論持有人資格和索賠,但后來又延。6月,恒大系12家公司113億不良債權打包掛淘寶司法拍賣,長城資產北京市分公司甩賣,涉及北京、天津、南昌、成都等9城住宅、商業、文旅項目。抵押資產超百億,起拍價沒公布,但這步加速了清盤。
內地這邊,恒大地產被執行超811億,還吃了好多限制消費令,老賴名單上掛著。子公司天基控股早被清盤,CEG Holdings也跟上,2025年4月28日清盤人上任,撤銷轉讓申請改由他們管。113億債券拍賣后,估計更多資產會甩賣。境外債190億刀,重組方案還沒影,香港法院批不批還兩說。美國法院那邊,恒大求保護,推進境外債重組,但難度大。
收拾方式,沒國家大包大攬。四萬億救市那套,早過時了。現在窟窿太大,填不完。重點保國企和地方債,避免連鎖崩盤。地方政府協調復工,部分爛尾樓轉給國企,改廉租房或保障房。銀行壞賬掛賬,慢慢消化。債權人分優先級,境內先還,境外靠賣資產湊。許家印家族資產凍結,丁玉梅在英國每月領2萬鎊過日子,飛機游艇動不了。清盤人追責,起訴許家印、夏海鈞、潘大榮、丁玉梅等七人,法庭延期幾次,2025年5月6日新裁決推進,但許家印死扛不露底牌。
這過程拖沓,牽連廣。幾百萬業主等著交房,供應商破產潮,建筑商墊資血本無歸。失業問題冒頭,工人回鄉,地方經濟涼半截。恒大倒下,不是一鯨落萬物生,像國企下崗那會兒還能拆出小企業。現在錢外流,債留國內,禍害一大片。民營地產頭牌塌了,碧桂園、中植系也爆雷,房產金融圈子全抖。
收拾這爛攤子,決定中國未來路子。短期,穩住別崩。生產力強,民眾韌勁足,能扛過去。但長遠,政策得變。國企不能再縮,得當骨架。地方集體企業重建,專注制造服務,別玩資本游戲。民營企業監管嚴起來,有限責任制重審,注冊容易,背鍋得自己扛。別再讓老板國外瀟灑,國內填坑。
小微企業要扶一把。老百姓自救,開小店小攤,解決就業。國家給貸款,減稅,幫他們站穩。市場經濟別當政治正確。把握不住規律,就別盲目崇拜。學教訓,風險防控前置。房地產占比降,推其他產業填空。像地震后重建唐山,這次金融震,也得重塑經濟思維。
恒大案子,暴露高杠桿擴張毛病。許家印野心大,借債滾雪球,政策一緊就炸。未來,中國經濟轉向可持續。支持實體,防泡沫。民營定義得清,支持但管住。信心恢復,從監管入手。國企帶頭收拾,慢慢抹平傷痕。地方債無解,就靠踏實干活。
展望幾年后,這事兒成轉折點。房產不再是支柱,制造業、科技上位。失業潮過去,小微遍地開花。恒大清盤完,教訓刻骨。許家印結局,法院說了算,估計牢底坐穿。國家前路,穩字當頭,避開類似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