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注意力多在中東,印度卻在悄悄倒霉:與美國,既有關稅脅迫又遭打臉,特朗普在18日重提印巴沖突承認確有5架戰機被打了下來,中國也有動作,莫迪陷入尷尬,蘇杰生訪華的目標恐實現,上合組織峰會莫迪有望出席,承諾兌現有望,但莫迪的反復無常,中國還是要防。
印度又要被美國氣炸了!其一,印巴沖突中,莫迪有心粉飾太平,前期激進采取敵對措施,巴方“銅墻鐵壁”軍事行動5月10日啟動后,印度似被嚇破膽,停火協議神速在同天達成,既是為了避免熱戰爆發暴露印軍在空襲上的劣勢,也是為造謠留下空間。
莫迪始終強調直接談判是巴基斯坦要求,渲染勝利者身份,卻被特朗普拆臺,當地時間7月18日與共和黨議員共進晚餐的特朗普主動承認印巴沖突中有5架戰機被擊落,沒明說是誰,印度卻是唯一人選。
顯然,特朗普看似無心之舉,實則就是在針對莫迪,一方面,特朗普主動邀調停巴印停火之功,巴基斯坦感謝華盛頓在停火中發揮關鍵作用,莫迪卻因不想給國際留下因美國壓力而在戰爭中低頭的猜測,否決美國有功,如此下不來臺,特朗普自然要還回來,另一方面,美印關稅談判還處進行時,特朗普的哪壺不開提哪壺,實則是對莫迪的警醒。
顯然,關稅就是美印之間的第二件事,莫迪是生氣的,特朗普面向全世界征稅后,自詡有幾分薄面,印度著急忙慌就開啟談判,近百天時間不僅沒談攏,反倒還被威脅“二級制裁”,簡單理解,美國有些人不滿意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威脅要加征500%關稅,印度表面指責美西方搞雙標,實際已做好更換俄羅斯石油的準備,行為充分證明一件事:莫迪并無和特朗普叫板的底氣,更愿意去妥協,最大的抗爭也只是“棄美從中”。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7月14日威脅要對從俄羅斯購買能源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蘇杰生同天就在北京與王毅會晤,此事有兩大重點:一方面,蘇杰生此行是印度外長時隔五年首次訪華,既是為了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也是為了就“二級制裁”與中方商量對策,最重要的許是為莫迪出席上合組織峰會鋪路。
另一方面,蘇杰生此行是想來華表誠,強調印中是發展伙伴而非競爭對手,言下之意,印度“想通了”,想和中方在多領域合作,希望中方能不計前嫌,再給印度一個機會。
然而,7月19日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開工對印度而言可不是“好事”,首先,中方開展這一工程,目的就是想將雅魯藏布江產生的電力輸送出來,造福更多項目和地區,不過,西方輿論卻有意挑唆對立,竭力渲染該工程會影響印方用水,外界只看“美國優先”,莫迪“印度優先”之心卻一點不弱,不排除莫迪因此心生不滿。
彭博社消息,印度一直有心爭奪在全球南方中的領導地位,人數體量上中印相差不大,崛起和發展速度卻有巨大差別,印度對中國既羨慕又擔憂,間接導致了在合作與敵對上的搖擺,眼下趨勢是,美國公開對印交惡,前有關稅后有對戰機真相的拆穿,“二級制裁”威脅下,莫迪也不敢和俄羅斯太過親近,中國成了最好且唯一的選擇,蘇杰生的訪華行已代表莫迪政府向華傳遞積極信號,莫迪訪華有可能成行,中印之間要解決的問題也很多。
一在對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的擔憂,二在兌現承諾,蘇杰生表示愿意加快恢復與中方的合作機制以及共同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莫迪需要拿出準確的策略,似是而非之言說了也是浪費口舌。
會見蘇杰生時,王毅甚是犀利拋出一句“中印關系不針對第三方,也不該受第三方干擾”,印度對華態度往往反襯印度與美關系,美印一旦親密,莫迪就會下意識交惡中國,行為揭露的真相,對華交往時的莫迪考究的不是歷史邏輯和內生動力,更多是不想落單,莫迪若想訪華成行甚至取得不錯成績,動身之前,最好規整下自己的小心思,因為想要的太多,結局注定是竹籃打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