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終于賭對了一次?最近,印度一邊加快和中國的接觸節奏,外長、防長輪番來華。一邊又跟特朗普談貿易,爭取到了一波“特殊照顧”。可以說,特朗普對印度的松口,足以讓日韓等美國盟友,看著都要眼紅了。
先來說說重點。日前,特朗普對外宣布,聲稱美國和印度非常接近,達成一份重要的貿易協議。這可不是隨口一說,他在白宮說了一遍,又在接受采訪時又重申了一遍。特朗普還特意提到,美國將會獲得“進入印度市場的機會”。
要知道,印度可是個保護主義超級強的國家,尤其在農業領域,一向把關稅保護看得比天大。之前美國多次要求開放,印度都沒松口。現在突然換了態度,特朗普自然高興。不過這事背后,不光是美印談判成功那么簡單。更有意思的是,莫迪這次能得到特朗普的“優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最近不再跟中國唱反調了。
咱們回顧一下過去幾年,中印關系一路下跌。從邊境對峙到外交冷淡,莫迪政府一直表現得挺強硬。但從今年開始,印度開始悄悄調整策略,開始對中國釋放緩和信號。比如說,時隔五年,印度外長蘇杰生再次訪華,還提前幾天到北京,安排了多場高層會談。在中方的高規格接待下,蘇杰生的表態也很罕見。他說中印是伙伴,不是對手,印度愿意從長遠角度看待這段關系。他還強調,印度會堅持獨立外交,不選邊站隊。
這些話要是放在兩年前,簡直想都不敢想。為什么莫迪突然轉變風格了?說白了,是看清了風向。過去,印度總覺得自己是中美競爭里的“關鍵牌”。只要站在美國一邊,就能獲得好處。尤其是特朗普上臺第一任時,對中國特別強硬,印度就覺得可以趁勢“上車”。
可問題是,第二任的特朗普好像變了。他現在最關心的是“美國優先”,不管你是不是盟友,只要你讓美國吃虧,他就要加稅、要制裁,什么傳統盟友、合作國家,全都一視同仁。這次印度也沒能幸免。特朗普4月宣布對印度商品加征27%關稅,原計劃7月生效,后來延長到了8月1日。這一下印度急了。
但不一樣的是,特朗普雖然放話要加稅,卻還是一直在和印度談判。而且沒有像對日本、韓國那樣口氣那么沖。這說明啥?說明莫迪的“示好”策略,確實起了點作用。這邊剛和中國恢復高層互動,那邊就從特朗普那里爭取到了一些緩和信號。這種“中間路線”,看起來是莫迪賭對了。
而且,他不僅準備和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中見面,可能還會和普京也碰個面。這說明什么?說明印度在調整自己的戰略布局,不再把所有籌碼壓在美國身上。說白了,莫迪不想當棋子了,想當棋手。
相比之下,日本和韓國就沒這么好運。特朗普對日韓一直不滿意,特別是在貿易上。現在他直接點名要維持對日韓的高關稅,談都不一定愿意談。原因也很簡單,日韓跟美國的關系太聽話了,沒什么議價能力。而印度就不同了。印度一方面在和中俄搞好關系,另一方面也愿意和美方談條件。特朗普就吃這一套,他不喜歡太順從的盟友,反而對那種有點邊緣、有點態度的國家,更愿意“多給點”。
當然,印度也沒完全倒向中國。它現在更像是在兩邊之間搞平衡。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這種策略是有效果的,既得到了美國的讓步,又在地區外交上爭取到了主動。所以說,這回莫迪是真的賭對了。
接下來要看的是,他能不能把這種局面持續下去。如果印度能在中美之間保持這種“戰略自主”,確實有可能從全球博弈中拿到更多利益。對中國來說,這也未嘗不是個好機會。只要印度不繼續在邊境上搞事,中國也不反對和印度保持合作,尤其是在上合組織、金磚機制這些多邊平臺上。
從這個角度看,莫迪現在的表現,是過去幾年少有的“理智時刻”。而特朗普給出的“貿易優待”,也確實讓他嘗到了點甜頭。只是,這種平衡能維持多久,就得看莫迪接下來的動作了。
信息來源:
《特朗普:或很快與印度達成貿易協定》新京報
《特朗普稱印度和美國非常接近達成貿易協議》 BB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