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條視頻,是黃奕的閨女和黃奕說,想去韓國出道。
黃奕反問,韓國出道?不是每個職業都有一萬小時定律,有很多人花了幾萬小時練習,但就是沒成功啊。
閨女也反問親媽:
暫且不說母女倆確實顏值有壁,只說一件事,那就是星二代這條路,確確實實是越來越難走的。
且不說何超蓮、姚安娜這種另一個維度上的“星二代”,只討論爸媽就是從事演藝行業的二代們,為啥觀眾的接受程度越來越低了呢?
爸媽雙星,也得出口
前段時間,小沈陽和邪惡車厘子沈春陽的閨女沈佳潤,在韓國出道了。
我湊熱鬧點進去看了一下,不至于像評論區里嘲諷的那么差,同時談不上啥能力足以打破顏值偏見的小妹妹。
小妹妹是很坦誠地承認星二代帶來的資源、高起點以及關注度的,她承認當星二代,注定會因為起步的時候過于順利,從而讓觀眾感受到不公平的反感。
沈佳潤這樣想要圓出道夢,得跑到國外做首秀,然后再慢慢轉移回國內的星二代,不止一個。
邵兵的兒子邵子恒,通過愛奇藝的國際版選秀節目出道,之前則是在當sm的練習生,也是標準的出口轉內銷。
邵兵對于兒子出道這個事兒,沒有搞太大陣仗,除了選秀決賽發了一下vcr支持,多數時候是比較低調的。
縱覽新一代進圈的星二代,基本都不再如往日那樣大張旗鼓,而是采取了更溫和、潤物細無聲的方法。
伊能靜和庾澄慶的兒子恩利,一直是慢節奏的“娛樂圈邊緣浮動”。
比如會給電影寫歌,會上雜志,會上綜藝…… 唯獨不論自己是否是已出道狀態。
鐘麗緹的閨女們,經常在各種美貌話題里出現,也會合體拍封面,但也從來不以是否出道做回應。
這種相對來說無刺激的低敏入圈法,更加容易獲得觀眾的接受。
這也是近幾年來星二代圈子的集體轉型之路——
像早期謝霆鋒、杜淳、85生里的張若昀、95生里的郭麒麟、00生里的陳飛宇那樣明牌繼承父輩資源的星二代,越來越少;低調做人、上來就打“清醒”“通透”牌的多了起來。
不僅僅是行業在變、環境在變,更多是因為手握資源的這幫人意識到:
這一屆的觀眾,真的不怎么慣著天龍人2.0青春版的。
什么樣的星二代才能吸到粉?
大眾對星二代的橫空出世一直是比較有玩味態度的,大部分星二代,是吸不到粉的。
闖圈0關注的星二代不再一一提及,只說成功的幾位,如關曉彤,出道一直伴隨介紹她爺爺的滾動字幕。
但格格的闖圈之路,在戀情公布之前,長期都是有資源無人緣,戀情曝光時更被吐槽甜蜜暴擊,不過在蘆葦姐姐們幫忙洗廣場的助力下,格格的口碑隨著遠離古偶和弱智現偶好轉了。
格格真正意義上吸到粉,還是從《二十不惑》開始,而絕大部分小花,如果沒有那么強的資源可用,早就在吐槽聲中銷聲匿跡了。
她這條路,是不斷攤薄試錯成本。
相對來說郭麒麟倒是聰明很多,他從來沒有一股腦網上砸資源,而是優先挑適合自己的。
小郭當然走不了顏值路線,所以他認領資源的方式是“觀眾老爺們愛啥,我就來伺候觀眾老爺們了”的態度。
不得不說,這小子還是很有心理學拿捏尺度的,他完全清楚觀眾來看他,一方面是蹭了爹的光,另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他還有個異母的弟弟,所以有些觀眾比較心疼他。
對于小郭身上的天然的“小秦氏文學”,大家更多是理解大于反感,哪怕他在除了喜劇之外,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張若昀則是郭麒麟的加強版,是標準的強且慘(沒有說昀不美的意思)。
客觀來說,他是接手了來自爹(知名導演編劇制片人張健)的資源,但張若昀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早在網劇還是一片灘涂地的時候,他就去演網劇,且當時的見解已經遠遠超出多數新人。
昀是最典型的靠能力說話,也有資格高調做人的二代,而當他的能力遠超一代,那就不會有人議論他配不配是二代。
當然還有一些更低調的星二代,好比薄易烤楊玏、最近剛在白玉蘭有提名的王驍,或者溫太醫的外甥女張佳寧這些人,基本都是走老實行事多多干活兒的路子。
星二代想成功,外貌倒不是第一要素。
要么非常有能力,能力很明顯可以超越上一代,要么就得有不斷引發觀眾情緒波動的話題,讓自己別沉底,不然父母積累的安全墊再厚,結果也都一樣。
討厭星二代,只是仇富?
大眾雖然沒啥星二代濾鏡,但也并不是那么天然地討厭星二代。
爸媽那一輩,星二代反而是“質量保證”的代名詞。《慶余年》里除了張、郭,其實還有別的演員也是星二代,比如演辛其物的傅迦老師,他爸爸是演過《到青山那邊去》《山花》的老演員 傅祖成。
常年戲約不斷,在《慶余年》有客串,最近在《朝雪錄》里有友情出演的李彧老師,則是李保田的兒子。
小時候大家也都看過《名揚花鼓》里的初代狗啃劉海代言人,吸引了很多少女粉、和爸爸同臺主持的曾寶儀。
觀眾對星二代由純看熱鬧到下意識反感,不是因為前些年有某些星二代變法制咖,也不是星一代們不留余力地托舉他們,而是現在人均上網,所以星二代那些沒有X數的想法,觀眾根本躲不過。
前段時間,金龜子的閨女diss網友說她蹭金龜子的流量,人家閨女倒是真實在,直接回懟:
我媽努力一輩子那就是讓我蹭的,您要是多努力,您孩子也能蹭你的。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大家承認你說得對,但只要說揭開窗戶紙,觀眾就會被這種職業被固化的現實感給創飛。
如果要論星二代這個圈子到底有多么世襲制,那實際上老一代星二代更加叫做半壁江山。
披荊斬棘的國慶老叔的爸爸,就職于中國歌劇舞劇院;被豆角搞得ptsd的丹丹姐,爸爸是文聯書記;而做豆角的那位,他爸爸則是 中國文聯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
很多人聽過半壁江山老師的《爸爸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爸爸是海軍軍樂團團長;軍燁cp,捍東他爸爸是 海政歌舞團的歌隊隊長,藍宇他媽媽是長春制片廠的工會領導。
觀眾有很煩他們嗎?并沒有。
不煩古早星二代,一是他們能力確實拿得出手,這些老叔老姐們,很多人的童年過得不滋潤,作為演藝世家,很多老一輩是認為學藝就是苦練,棍棒底下出成績。
像李雪健老師,確實是因為出生在軍人家庭,后來才有一路走上空政話劇團,但人家爺爺是抗日英雄,被日本兵砍了頭吊城門,爸爸還是個孩子就開始當情報員,所以造就了李老師從小就立志要多在藝術生涯里為人民服務的家教信念。
觀眾對星二代這個群體并沒有什么很嚴重的“德不配位”概念,既然家里有的傳承,那給孩子鋪路,自然正常。
可觀眾很難忍受,吃香喝辣還要吧唧嘴。
新一代星二代的普遍問題,是不知道怎么合理利用這份祖上傳下的好運氣。因為“成名”這件事過于隨機,如果這幾年不抓緊時間變現,多數星二代根本不知道怎么利用爸媽的名氣繼續賺錢——
可能再過幾年,公眾對星一代的印象都淡了,而層出不窮的網紅藝人越來越多,那些星二代就更不知道怎么守著那些名氣變成真金白銀。
公眾并不是第一天才知道,有的人出生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但至少不要讓觀眾覺得自己是拉著他們去羅馬的騾馬?
E姐結語
低調行事,不單單是歷屆星二代積累下來的前車之鑒,而是肉眼可見,大家從往常如竇靖童這樣的星二代,有可能享有“祖傳粉”,漸漸遷移到哪怕是木村光希這種頂級星二代,都會被群嘲的大眾心理。
之前的歲月,觀眾即便知道演員歌手是星二代,也沒有應激,更多是在于覺得娛樂行業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新興的產業,不像其他行業,龍生龍鳳生鳳,打螺絲的工人的兒子還在打螺絲。
但隨著星二代一層層出現,觀眾發現,好像和傳統行業壓根沒啥區別,反而因為這馬尼太好賺,更加固化了。
大家現在已經不僅僅是不想看低能星二代、低情商星二代,甚至像陳奕迅的閨女陳康堤這種比較樸實的星二代,人們也沒有那么耐受了——
不光要看你們起步有什么資源,還得看你們在怎樣溫馨的環境下長大、看你們讀好學校、你們家里不會有因為經濟問題產生的雞零狗碎、沒有畢業=失業的煩惱……
是仇富嗎?當然不是,宗馥莉不比N個星二代有錢?
人們寧可看宗馥莉精神弒父,和后媽耀祖大戰三百回合,即使出生在羅馬,也要重生一次的故事,而不是星二代們的吐槽、訴苦、占了便宜還賣乖,和他們怎樣順風順水的童年。
不是觀眾心眼壞,是真的共情不了,沒有那么多人有這么順利的人生。大家會羨慕李湘的女兒,但未必是王詩齡本人。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你怎么看星二代出道進內娛?
來評論區說說吧~
暑期檔避雷手冊:我們替你看完了這7部電影
砸資源也捧不紅,被嫌棄的TVB星二代
-今天頭條の主筆-
你的小仙女E姐,碧雕
值日生:菜籽/本可愛 美術:阿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