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交流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會上,全國19個數據基礎設施試點城市聯合發布《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合作倡議》,這標志著我國在構建開放協同的數據基礎設施生態進程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一份倡議的背后,是19個“先行者”的階段性盤點與總結
數據基礎設施作為支撐數據采集、傳輸、加工、流通、利用、運營和安全服務的一類新型基礎設施,業已成為驅動中國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強勁引擎。
2024年,國家數據局在數場、可信數據空間、數聯網、數據元件、區塊鏈、隱私保護計算等方向上,加快數據基礎設施探索布局。北京、天津、大連、上海、南京、蘇州、杭州、溫州、合肥、福州、南昌、贛州、青島、鄭州、武漢、深圳、成都、西安、廣州19市承接了首批數據基礎設施試點任務。其中,南京、蘇州成為全國“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數聯網方向)”先行先試城市。
這塊“試驗田”究竟該怎么種?江蘇省數據局第一時間牽頭南京、蘇州兩市開展數聯網任務建設。南京市以構建“技術先進、實用安全、開放兼容”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為目標,打造算網設施、統一底座、流通平臺等“六個一”體系,支撐跨域數據安全高效流通。蘇州市則通過建設數據流通利用平臺,穩步推進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交易等方面的試點。
目前,兩地系統建設工作已基本完成,在技術適配、場景落地、機制創新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形成了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截至目前,南京市已基本完成國家數據局任務書要求的功能建設,正積極對接國家數據局開展互聯互通測試工作,目前已形成35個數據應用場景方案。蘇州市正積極推進部署及聯通測試工作,并在醫療、金融等場景開展驗證工作。
這份倡議,能給各方帶來什么?
此次19個試點城市共同簽署發布《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合作倡議》,旨在搭建一個開放、務實、高效的交流平臺,推動各地區、各領域加強緊密協作,打造更為完善、更為強大的數據基礎設施體系,共同為構建全國數據共同體,探索高質量互聯互通發展模式,推動應用場景落地形成商業閉環等邁出堅實的步伐。
“我們將繼續協同推動國家數據基礎設施標準規范的應用落地,合力促進高速數據網的規模化建設與效能優化,與各試點城市攜手培育開放、繁榮、安全可控的數據要素市場生態。”江蘇省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盧河燕
(省數據局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