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趕山采蘑菇的老鄉留神了。草棵子里若撞見帶黑紋的“小奶貓”先別伸手。丹東徐大姐去年守著五只“豹紋崽”喂了三天奶,最后查出是野貓串。
可吉林那回是真豹貓幼崽,民警蹲守半宿等母貓沒等著才敢救助。現在東北林子黃喉貂敢往人堆里鉆,黑熊腳印都踩進護林員小屋后了。
生態變好是喜事,可野貓野豹產崽都愛藏草窩土坑里。
本溪老黃上個月誤撿“棄崽”,結果母貓蹲他院墻外叫了整宿。
林業站總說別沾人氣,可咱老百姓咋分得清真棄養還是大貓尋食去了?
湖北長陽前年有村民撿回真豹貓幼崽,多虧及時送林業局才救活。您記著:聽見草棵里有細弱貓叫,先躲樹后盯半小時。
看見大貓回來叼崽,那是人家母子團圓,千萬別湊上去拍照。要是蹲半天沒動靜,再打公示牌上的林業救助電話。順手往附近枯樹洞里塞把干草,比搬家里紙箱強百倍。
山西長治有村民撞見華北豹幼崽,人家遠遠拍了照就繞道走。
現在有些山場裝了紅外監控,可申請設備錢還卡著流程呢。咱能做的就是不添亂:不摸不碰不挪窩,留夠野物生存的地界。那些帶花紋的小家伙,長大都是抓田鼠護莊家的好手。
您護著它們的窩,就是護著咱山里的生態賬。真要遇上拿不準的,記住:等比動好,問比搶強。后天起進山帶個折疊望遠鏡,遠遠瞧準了再決定咋做。
這幾年林子活泛了,咱跟野物打交道的機會只會多不會少。
學會給野物留空間,才是長遠護山的土辦法。記住嘍:山貨是老天爺給的,野物的崽也是山林的一部分。下回再遇著草窩里的“小豹子”,您知道該咋辦了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