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和柬埔寨于今日爆發沖突,沖突的地點是在兩國有領土爭議的邊境地區。雙方都動用了炮火、火箭炮與F?16戰機。
據泰國軍方宣稱,已經對柬埔寨的軍事目標進行空襲,并破壞了一個軍事據點。
這一場沖突的結果,雙方都有人員傷亡,包括雙方的軍事人員和平民。并且,還有戰事升級的可能。
近來,東南亞地區局勢出現一些變化,泰國繼英拉之后,又有了新的女總理,但沒多久,又被“整”了下來。
另一方面,柬埔寨“世子”(太子)洪瑪奈上位(洪森的兒子),國家治理和外交方針和洪森時代稍有不同。東南亞上空情勢波譎云詭,山雨欲來。
可以這么說,這場沖突超出傳統的邊境摩擦,具有高度的戰略敏感性,牽扯東盟的內部局勢,也涉及中美兩大國在該區域的博弈。
1 泰柬百年恩怨
泰國和柬埔寨的恩怨由來已久,這場沖突的原因是百年來的邊境紛爭,以及古廟等的文化遺產爭奪。
上世紀初法國在東南亞殖民時期所繪制的地圖,并沒有明確劃定邊界,其中更有幾處古廟成為兩國爭議的焦點(Ta Moan Thom與、Preah Vihear、Ta Krabey)。這是領土 + 宗教 + 文化遺產的爭議,百年來雙方為此沖突不斷。
今年5月,泰國、柬埔寨、老撾三國的交界處(翡翠三角),已經發生過一次交火,導致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最嚴重的一次是2011年,造成數十人死亡。
時值中美兩國在對等關稅上交鋒,而2個月前已經沖突過一次,這顯得此次沖突是更不尋常,似乎背后有某些力量在推動。
2 泰國勢力三分天下
最令人側目的是,本月初,柬埔寨前首相洪森違反江湖規矩,透露他和泰國前總理佩通坦的通話內容,因而導致佩通坦被迫下臺,辭去總理職位。
佩通坦是前總理他信·西那瓦的女兒,前總理英拉的侄女,英拉是他信的妹妹。家族三人都曾經擔任泰國總理,也都被內部勢力,以及“外國力量”的協助下,給“整”下臺。
他信家族在泰國很有影響力,受到廣大農村地區,以及城市貧民階層的支持。一家三口接連成為泰國總理,靠的就是人民的支持。
簡單說,他信家族受到農民與窮人階層的支持。其支持者往往被冠以“紅衫軍”(Red Shirts)的稱號。
泰國政壇勢力分三大派,王室、他信(紅衫軍)、黃衫軍。
黃衫軍主要支持者是城市中產階級,是保守派,也是保皇派。其中也有部分軍方的支持。
不過,正如一些全世界國家一樣,城市派、城市中產階級往往受到國外的支持。當我們講到國外支持勢力,大家都曉得是誰,正是江湖上川大統領的“美麗國”。
他信家族反對軍方干政、反對王室特權,主張普選和社會福利,也正因為如此,他信家族不受王室和軍方的見待。
不過,這只是表面上的說法,泰國軍方實質上是聽了王室的,也得到王室的支持。這三派勢力明爭暗斗,相互角力。
也會在必要的時候,因著一些特定的議題,互相支援。泰國局勢非常復雜。
其中,泰國王室、軍方和他信家族,都和中國保持不錯的關系。
事實上,中國的外交方針不會刻意支持某國的政治勢力,也不會蓄意打壓某個國家的政治勢力,干預該國的政治。
對美國來說,美國會透過軍售等的合作關系,拉攏泰國軍方。在選舉上,則是支持泰國的黃衫軍。
因此,泰國國內三大政治勢力復雜,但國外的政治環境也沒那么簡單。
往好處想,泰國可以在中美兩大國之間討好,占盡好處。
但哪有那么容易?中國固然樂意和泰國交往,雙方平等互惠,共同發展。
美國卻不一樣,美國一方面要透過軍售賺你的錢,同時也藉由軍售發揮影響力。
另一方面,美國支持反對派勢力的黃衫軍,當他信家族掌權的時候,扯你后腿。最著名的就是英拉時期的大米補貼計劃,被黃衫軍攻擊得體無完膚。
這種現象在其他許多第三世界國家都發生過,不足為奇。
3 洪瑪奈搖擺
柬埔寨在父親洪森執政時期,和中國的關系還蠻“鐵”的。洪森在東盟會議中數次為中國發聲。
也曾經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會的時候,不理會美國的壓力,仗義執言。
然而,洪森于2023年8月下任,由他的公子洪瑪奈接班,柬埔寨政局出現變化,對外政策開始搖擺。
洪瑪奈曾經在美國西點軍校(West Point)接受軍事教育,這是洪森的刻意安排,也可以看成是洪森的布局,同時向中美兩大國押注。
洪森讓世子洪瑪奈就讀美國西點軍校,拿到西點的學士學位。然后在英國牛津大學獲得經濟碩士,也曾經在北京大學訪問交流。
正是這樣的背景,使得洪瑪奈于柬埔寨境內的德崇扶南運河計劃上出現反復。2024年8月,中國與柬埔寨合作,開發德崇扶南運河,以此擺脫對越南出海口的依賴。計劃中,中國擁有51%的股權,柬埔寨是49%。
然而,由于洪瑪奈中途變卦,想要獲得多數控股權,合作關系出現摩擦,導致合作計劃停擺。
2025年4月,雙方簽署價值約12億美元的融資協議,隸屬PPP模式,采用PPP模式(政府與私人資本合作模式),中方占49%的股權、柬方是51%。
中方接受49%的少數股權,但取得實際的運營主導權,這包括工程、資金的融資、技術和采購的主導權,借以取得這條運河的運營,掌握戰略布局。
這項運河開通計劃因而復工,繼續進行。
大國博弈就是如此,尤其在勢均力敵的博弈中,需要謹慎,因為對手會無時無刻地見縫插針。
另一方面,也不能墨守成規,需要靈活運用,掌握節奏。因為對手總是在旁虎視眈眈,不要因為一時的利益,固守成見,因而錯失機會。
4 洪森違反江湖規矩
回到泰國和柬埔寨的爭戰。
中美博弈是動態的,在過去以及未來數年,不會出現一面倒的結果,需要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其實這次的沖突是可以預見的。洪森不顧江湖規矩,拋棄外交誠信,把他個人和泰國前總理佩通坦的通話向外揭露。這就埋下了雙方再次沖突的導火索。
由于佩通坦在和洪森的通話中,批評自家軍方處理不當,引起軍方的不滿,被迫下臺。
雖然泰國軍方不滿佩通坦,但由于洪森不顧江湖道義,也違反了外交誠信,泰國軍方就算再怎么不滿,也要顧及國家形象,國家的大政方針不能任由國外擺布,更何況是一個有邊界爭議的柬埔寨,一個在國土面積、人口與經濟規模都比自己小的國家擺布。
所以,只要佩通坦放低姿態,認個錯,便能夠擺平國內的爭議。
我們也看到了,泰國王室在這次的通話門事件中,接受佩通坦,予以支持。有了泰國王室的支持,泰國軍方也不至于向佩通坦死磕到底。反而在事件淡化后,采取一致對外的態度。
泰國國內政壇勢力會怎么一致對外呢?
很簡單,和柬埔寨打上一場,就可以顯現出國內一致對外的態度。
問題是,洪森之前態度強硬,為了扳倒佩通坦,還不惜放話說,柬埔寨不怕泰國,不惜一戰。
這是洪森的錯算,而且是連錯三步。
第一,洪森不該不顧江湖規矩,私自泄露與佩通坦的對話記錄,引發泰國國內重大政治風暴。
第二,洪森泄露也就算了,但他還窮追猛打,持續放話,一副勢必要把佩通坦搞下臺的樣子。
洪森過頭了,這可是嚴重干涉他國內政,并且介入他國的政爭啊!
第三,他不在該泄露后,又擺出強硬姿態,擺出敢于和泰國決一死戰的樣子。這不是討打嗎?
洪森是個老江湖,在柬埔寨執政達38年之久,不應該出現這種錯誤,而且是連錯三步棋。洪森過去也并沒有出現如此明顯的錯誤。
然而,這就解釋了境外某大國介入的可能性。
問題是,柬埔寨不論是國力,還是軍事力量都不是泰國的對手,你擺出這么強硬的姿態干嘛?
估計,此次事件最后會大事化小,慢慢平淡,消逝。
然而,泰國與柬埔寨的爭執不會停下。一來,這是因為雙方長久以來的領土爭議,加之對古廟文化遺產的歸屬問題。
二來,有境外大國的介入,很容易又挑起另一次的紛爭。
泰國與柬埔寨都是中國想要合作的對象,中國并不樂見兩國開戰。
當然,中國更不會介入兩國的紛爭。
推算,當兩國的紛爭平息后,雙方都會回到各自的國家大政上來。
雖然,此刻正值美國和世界各國打關稅戰,正是美國和各國關稅談判的時候,不排除這樣的爭議會擴大,并且于日后還會出現。
但東南亞地區和中東不同,要在此區域挑事難以長久。
泰國沒有滅掉柬埔寨的打算,柬埔寨也沒有實力持續挑戰泰國,中國的態度則是勸和。泰柬缺乏持續沖突的因子,雖然不排除日后還會出現沖突。
5 結論
此外,此次沖突也是一個教訓,是某大國的反面教材。經歷此次沖突后,東盟國家會理解,沖突不是個好主意,被人家挑事不會有好結果。
唯有和平與發展,才是地區發展的主旋律。
今天的分析和推理就說到這里,謝謝各位的收看,我們下期再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