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六月三十,老輩人說這天能定伏天旱澇。今年閏六月不一般,高溫天烤著,雨水又愛扎堆下。
地頭的玉米正拔節,水稻剛灌漿,就怕水不夠或泡了根。農諺講“六月三十晴,伏天生旱情”,大太陽天多了,田土要開裂。
又說“雨淋換甲頭,十日雨不愁”,下雨雖好,卻怕澇了莊稼。
華北多地旱了二十天,玉米葉子卷成筒,急壞了種地的老鄉。長江流域雨水偏多三成,低洼田塊早泡得發白,排水渠得趕緊通。
老把式看天有經驗,可如今氣候多變,光靠老法子不夠了。北方灌區該動起來了,抽水機拉到田邊,趁這兩天先灌遍“保命水”。南方的溝渠得清淤,黏土田挖“之字溝”,別等雨水漫了壟才著急。
大棚戶注意,辣椒西紅柿怕悶濕,暴雨前備好塑料布,蓋得嚴嚴實實。山區留意山體滑坡,坡地莊稼該加固;平原防內澇,田頭多挖滲水坑。鄉里農技員早說了,低洼地起高壟,沙土摻進黏土田,透氣又防澇。
河北老王去年旱丟了半畝玉米,今年早早就把水管鋪到了地頭。江蘇老李記著2016年的澇,囤了三大車塑料布,就等天氣一變就蓋棚。我個人覺得,老輩看天的智慧,咱得記牢更得活用。
天氣預報說明天起有小降雨,正好趁這空當把準備做足。查溝渠!備抽水機!
加固大棚!這三件事現在不做要后悔。
土辦法加新法子,莊稼才有好收成,人勤地才不懶。具體咋備?
各地田情不同,老鄉們得多上心,多和鄰里合計。伏天農事緊,天氣多變幻,提前打算才能護住一年收成。記住了,田頭的活計等不得,早動手才能少受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