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在電視上放話,說要中國停掉從俄羅斯和伊朗買石油,這兩件事兒聽起來就挺懸的。話說回來,這不是隨便說說那么簡單,背后牽扯到貿易戰、地緣政治和能源安全。貝森特這家伙是特朗普政府的新財長,上任沒多久,就開始在貿易談判上使勁兒。他在7月21日的CNBC采訪里直言不諱,說中美下輪談判可能得聊聊中國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的事兒,因為中國是這些受制裁石油的最大買家。要是中國不配合,美國就可能搞二級關稅,高達100%,那意思就是誰買俄羅斯石油,誰的出口到美國就得加倍稅。這聽起來像是在給中國下套,但實際情況遠沒那么容易。
先說說背景吧。特朗普上臺后,推行那個互惠關稅政策,本意是讓各國對美國商品征多少稅,美國就回敬多少??蓪嶋H操作下來,很多國家不買賬,日本、韓國、歐盟這些盟友都開始各玩各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搖頭晃腦,不愿完全跟風。結果美國有點孤立的感覺。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中美剛在日內瓦和倫敦談了兩輪,主要是緩和關稅矛盾。
5月份在日內瓦,雙方同意把大部分重關稅暫停90天,到8月12日到期。倫敦那輪也差不多,繼續談貿易平衡??韶惿赝蝗粊磉@么一出,說貿易現在挺穩的,可以聊聊別的事兒了。他點名中國買伊朗石油最多,俄羅斯石油第二多,這是在幫俄羅斯和伊朗緩解制裁壓力。俄羅斯因為烏克蘭事兒被西方制裁,伊朗則是核問題長年受限。中國買他們的石油,既滿足自己能源需求,還用人民幣結算,減少對美元依賴。這事兒從中國角度看,是正常貿易,可在美國眼里,就是在破壞他們的制裁體系。
貝森特這人背景挺硬的,早年搞對沖基金,跟索羅斯干過活兒,賺了不少錢。后來轉投特朗普陣營,當了財長。他在采訪里不光針對中國,還呼吁歐洲國家一起上,對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懲罰關稅。意思是拉盟友圍堵中國,營造國際壓力。可歐洲現在自顧不暇,能源危機、經濟衰退堆成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7月24日要去中國訪問,這時機多巧妙。歐洲需要中國市場和投資,不想完全站隊美國。貝森特還暗示,如果實施二級關稅,歐洲得跟上,可他們談了大半年,也沒見多積極。日本和韓國更是不愿配合,韓國還加強了對華合作,日本投資開始轉移。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也表達保留意見。這說明美國想單方面施壓,越來越難了。
再看看中國這邊。中國每年進口石油量巨大,俄羅斯和伊朗的貨源價格實惠,結算方式靈活。2025年上半年,中國從伊朗進口平均每天138萬桶,從俄羅斯占其石油出口大頭。要停掉這兩塊兒,等于是自斷臂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需要穩定能源供應,這兩件事兒根本不可能答應。貝森特的要求挑戰了主權原則,讓一個國家放棄合法貿易去配合別人的地緣算計,太荒謬了。中國反應也聰明,前幾個月連續拋售美國國債,從4月到6月,持有量從7843億美元降到7572億美元,又到7563億美元。這是在為潛在對抗做準備,信號很明顯。中國手里牌不少,稀土就是王炸。全球稀土產量大部分在中國,高科技和軍工離不開它。美國要是真限制,中國限出口稀土,美國產業鏈就斷裂。特朗普之前把對華關稅提到145%,現在貝森特又威脅加到100%二級關稅,這層層加碼顯示美國急了。
國際格局變化大,美國想維護霸權,可做法越來越不得人心。很多國家尋求獨立道路,中國與俄羅斯、伊朗的能源合作是正常經貿,美國無權干涉。貝森特的威脅更像是虛張聲勢,100%關稅真實施,美國自己也傷。消費者物價上漲,通脹加劇,企業供應鏈亂套。美國很多產業深度依賴中國,從日用品到電子產品,原材料到零部件,脫鉤代價太大。特朗普政府剛上臺,不想背政治包袱。話說回來,這事兒如果升級,全球貿易都遭殃。歐盟探索反制措施,外交官們在討論更廣的應對。日本投資轉移到東南亞,韓國增加與中國合作。菲律賓倒是跟美國達協議,關稅降到19%,但印度和歐盟前景不明朗。
9月3日,中國要辦大閱兵,紀念二戰結束80周年,多國領導人出席,包括可能有普京。這在美國的孤立背景下,意義特殊。中國展示實力,強調國際合作。美國處境尷尬,一方面想極限施壓,一方面不敢徹底脫鉤。貝森特繼續推動談判,但盟友不齊心,導致影響力減弱。中國維持穩定路徑,利用市場和科技實力反制。拋售美債只是開始,如果對抗升級,還有更多手段。國際社會看在眼里,美國越蠻橫,越把國家推向對立面,最終損害自己利益。
這局勢真到失控邊緣了嗎?還不至于,但摩擦升級是事實。貝森特的喊話像在試探底線,可中國不會輕易讓步。貿易戰打到現在,雙方都明白,合作比對抗好。貝森特想用俄羅斯和伊朗石油做文章,但這事兒涉及全球能源格局,不是一兩句話能解決的。美國制裁俄羅斯,目的是切斷其外匯來源,可中國買油幫了俄羅斯經濟。伊朗也靠中國出口維持。貝森特呼吁歐洲加入二級關稅,可歐洲能源短缺,俄羅斯石油對他們來說是廉價選擇。德國和法國在權衡,不想完全斷掉。特朗普給普京50天 ultimatum,要和平協議不然大制裁,這跟貝森特的表態呼應??啥砹_斯不會輕易服軟,中國更不會放棄能源安全。
從經濟角度看,美國關稅收入今年破紀錄,達1000億美元,但這不是長久之計。高關稅推高物價,中產階級負擔重。貝森特在采訪里說,貿易現在好,可以談再平衡。中國制造業占全球30%,美國想壓下去,讓自己制造業復蘇??芍袊谵D向消費經濟,不會任人宰割。貝森特還提到,不急于成交,8月1日關稅截止期可能延長。下周在斯德哥爾摩談,焦點是延期和戰略框架。特朗普說中國之行不遠了,暗示緩和。但貝森特的油事兒一拋出,談判復雜化。
中國立場堅定,能源貿易是主權事兒,不會因外部壓力改變。俄羅斯石油進口占中國總進口大比例,伊朗也關鍵。要停掉,得找替代源,可中東局勢亂,沙特和美國關系也微妙。中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通過石油貿易減少美元依賴。這讓美國不爽,因為美元霸權受挑戰。貝森特背景是華爾街老手,知道市場動態,可他的政策太激進。特朗普團隊內部信號混雜,一會兒說談判積極,一會兒又威脅。白宮發言人說,球在中國那邊,但實際情況是雙方互探。
盟友反應關鍵。歐盟在探索反制,外交官說要更廣措施。日本不愿全面配合,投資轉移東南亞。韓國加強對中國合作。加拿大面對35%關稅威脅,啟動反制。澳大利亞搖頭。菲律賓達協議,但整體看,美國孤立加劇。中國手牌強,市場大,產業鏈全,科技進步快。有戰略定力,不會被嚇倒。國際活動如閱兵,展示團結。美國想圍堵,可更多國家不愿選邊。
貝森特的要求本質是讓中國配合美國地緣戰略,停買俄羅斯和伊朗石油??蛇@不可能,因為中國能源需求現實。局勢緊張,但還沒失控。談判繼續,下周斯德哥爾摩見分曉。貝森特喊話像在制造障礙,可最終得靠妥協。美國企業已承受壓力,通脹上升。特朗普不想讓民眾買單。中國穩扎穩打,反制有度。這事兒發展下去,誰也說不準,但極限施壓恐怕行不通。
話說回來,這國際博弈真像下棋,一步走錯滿盤皆輸。貝森特想用關稅大棒,可中國有稀土和市場盾牌。俄羅斯和伊朗感謝中國買家,西方制裁效果打折。歐洲夾在中間,能源危機逼他們求合作。特朗普團隊得掂量掂量,別把事兒鬧大。局勢邊緣徘徊,但理性總會占上風。貝森特的兩個要求,停買俄羅斯石油和伊朗石油,確實難實現。讓主權國家放棄正常貿易,太不現實。美國越強硬,越暴露焦慮。最終,利益驅動大家坐下來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