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已持續多年,隨著局勢的發展,種種跡象表明,俄烏沖突或許即將迎來翻天巨變,而美軍駐歐洲司令的一番言論,更是讓本就緊張的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戰爭損耗巨大,在這場沖突中,烏克蘭嚴重缺乏制空權,這使得其在戰場上處于被動挨打局面,地面部隊隨時可能遭受來自空中的打擊。重武器和彈藥的短缺,也讓烏軍在與俄軍的對抗中捉襟見肘。
據相關報道。這種巨大的火力差距,使得烏軍在戰場上的作戰行動受到極大限制。同時,烏克蘭精銳部隊損失較大,新組建的部隊既缺乏戰斗經驗,又缺少武器和彈藥,面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俄羅斯軍隊,烏軍越來越難以招架。
在這樣的劣勢下,澤連斯基卻一直堅持抵抗,不肯認輸。澤連斯基在等待北約直接與俄羅斯爆發大規模沖突,試圖以拖待變。北約與俄羅斯的矛盾由來已久。而北約東擴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雙方矛盾不可調和。
美國駐歐洲和非洲陸軍部隊指揮官克里斯托弗?多納休將軍曾表態,北約軍隊有可能攻占加里寧格勒州,美國武裝部隊及北約盟友擁有快速奪取加里寧格勒的能力,并徹底摧毀駐扎在那里的俄羅斯軍隊。俄羅斯杜馬下院議員斯盧茨基迅速回應,北約攻擊加里寧格勒州,將會遭到俄軍反擊,甚至包括核打擊。俄羅斯一直態度強硬,核力量作為其重要的戰略威懾手段,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
目前,加里寧格勒州完全被北約包圍,處境艱難。有分析認為,俄軍下一個目標可能是波羅的海三國。一旦俄軍奪取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加里寧格勒就將與俄羅斯連接在一起,不再是飛地,俄羅斯的力量也將重返東歐大陸。但這一行動必將引發北約的強烈反應,可能導致沖突進一步升級,甚至引發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的直接軍事對抗。
俄烏沖突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美軍駐歐洲司令的言論以及北約的一系列動向,都讓局勢變得更加緊張和復雜。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而烏克蘭在這場沖突中扮演的角色也愈發尷尬。澤連斯基堅持抵抗的背后,是對北約介入的期待,但這種期待是否能夠實現,還是未知數。這場沖突究竟將走向何方,國際社會都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