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三天投票,蔡英文連忙撇清,柯文哲延押助力反罷,盧秀燕亮了
距離 7 月 26 日臺灣地區的罷免投票僅剩約三天時間,此次投票的結果不僅關系到藍白陣營在立法機構是否能維持多數地位,更直接左右著賴清德的政治前途。
在這關鍵節點,各方勢力的動向和相關事件的發展備受關注。
近期,綠營的一系列行為引發了民眾的強烈不滿。
賴清德、柯建銘、李進勇、卓榮泰等人在諸多事務上的言行破綻百出。
在臺南 “勘災” 時,綠營表現不力,面對臺南市民眾遭遇的沒水沒電沒信號的艱難處境,不僅未能有效解決問題,反而將此窘境當作撈取選票的工具,這一做法讓民眾極為憤慨。
從數據上看,自 6 月起,不同意罷免的比例就一直高于同意罷免,且兩者差距不斷擴大,這無疑反映出綠營的這些不當行為使得反罷動能發生了轉化。
臨近投票的末期,綠營的瘋狂行徑更是加劇了民眾的怒火。
綠委王義川自編自導 “奧步”(不正當手段),最終被識破,這一事件導致包括里長陳朝福在內的三人被移送懲處。
在葉元之進行宣講時,綠營安排側翼人員向其吐口水,這種不文明且惡劣的行為引發公憤。
還有學生僅僅因為抱怨被罷團吵鬧,就遭到 “青鳥”(綠營相關勢力)鋪天蓋地的針對,種種行為讓民眾對綠營的反感進一步加深。
與此同時,綠營內部矛盾也逐漸顯現。
蔡英文被側翼利用,綠營側翼放出蔡英文 2024 年 “鼓勵投票” 的影片,而在影片畫面最后竟出現 “7 月 26 日同意罷免” 的標語,這一情況出現后,蔡英文方面立即撇清關系,稱該影片并非針對此次大罷免。
在對待罷免的態度上,“英系” 表現消極。
吳思瑤、柯建銘、林右昌等賴清德的 “馬前卒” 積極鼓吹罷免,而 “英系” 的王世堅、陳其邁等卻未介入其中。
王世堅甚至公開嗆聲賴清德,要求停止大罷免;陳其邁則以工作優先為由,對大罷免持保留態度。
此外,蔡英文拒絕參加賴清德舉辦的鼓吹罷免活動,這一系列現象都顯示出綠營內部在罷免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與綠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藍白陣營在反罷方面呈現出積極態勢。
綠營過度的 “仇恨” 動員反而激起了民眾對藍白的同情與支持。
白營的林國成在反罷宣講時,對賴清德直噴 “三字經”,這一激烈舉動引發現場支持者的強烈共鳴。
藍白雙方也在積極合作發力,黃國昌要求所有白營人士投入反罷工作,并在 7 月 20 日直接前往綠營門口展開反罷造勢,久未露面的黃珊珊也現身宣講,為反罷增添助力。
藍白陣營還猛打 “救柯牌”,陳佩琪以柯文哲的名義發出反罷怒吼,喊話民眾要挫敗綠營的罷免行動,強調只有這樣柯文哲才有希望走出 “土城”(柯文哲因涉京華城圖利案被羈押在土城看守所)。
在藍白陣營中,盧秀燕的表現格外亮眼。
進入罷免三階后,盧秀燕全力投入反罷工作,除了日常工作時間,其余時間大多用于反罷宣講或者奔波在去宣講的路上。
周末時,她常常一天連跑多地為藍委站臺。
7 月 20 日,盧秀燕因行程安排錯過高鐵班次,她獨自一人站著搭高鐵的畫面被民眾看到,這一場景展現出她的親和力,也讓民眾看到了她為反罷工作付出的努力,贏得了民眾的稱贊,充分彰顯了她在反罷工作中的戰斗力。
7 月 21 日,臺北地方法院對柯文哲涉京華城圖利案做出裁定,決定繼續延押柯文哲兩個月。
一同涉案的沈慶京及李文宗分別以 1.8 億、2000 萬新臺幣交保。
北院給出的延押理由是,柯文哲雖身處 “土城” 看守所,但仍能通過自身影響力干擾案件查辦進展。
柯文哲在社交平臺上對 “證人” 進行抹黑,致使多名 “證人” 在庭訊時改口。
例如 “證人” 胡方瓊此前指責柯文哲參與京華城事件,后來卻改口稱京華城一切合規,北院認為這與白營隔空施壓有關。
對于北院的這一裁定,白營方面反應強烈。
白營痛斥北院以空泛理由繼續羈押柯文哲,認為北院并沒有實際證據支持這一決定,指責 “司、檢” 聯手無限期延押柯文哲。
白營指出,北檢近期找出的 8 名 “證人” 均說明京華城容積獎勵取得完全合規,由此認為羈押已淪為檢方 “拿人取供”“構陷名義” 的工具,并強調絕不會讓綠營的這一企圖得逞。
林育先還指出,柯文哲的延押將會使柯粉全力投入反罷行動,在當前藍白合的情況下,這對藍營來說是一股助力,柯粉的行動會沖高不同意罷免的比例。
綜合當前局勢來看,賴清德在此次罷免相關事務中的敗局似乎已定。
藍白陣營不斷加強反罷勢頭,而綠營內部對賴清德的不滿也逐漸臺面化。
多股能量相互匯集,使得綠營在此次罷免行動中的頹勢愈發明顯。
在最后三天的投票沖刺階段,各方又會有怎樣的行動,此次罷免投票最終又將走向何方,無疑成為眾多民眾關注的焦點。
對于此事您怎么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