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媒7月23日報道,天文學家最新追蹤到一顆小行星,其大小堪比比薩斜塔,且在數日后將與地球擦肩而過,堪稱一場驚險的“近地天體”事件。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小行星2025 OW預計將于7月28日掠過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僅39.3萬英里。這顆小行星是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監測到的未來一周內將接近地球的五顆小行星之一。
另外兩顆長度在100至200英尺之間的小行星預計將于周四掠過地球,但距離超過100萬英里。還有一顆更小的小行星預計將于周六掠過地球。然而,2025 OW是這一“不祥天體群”中最大的一顆,且將于周一更接近地球。
這顆太空巖石長約210英尺,相當于一棟15層建筑或一架大型客機。其預計距離地球39.3萬英里,這一距離僅略超月球與地球的距離。盡管NASA表示,2025 OW目前不構成威脅,但指出若此類大小的小行星進入人口稠密地區上空的大氣層,可能會造成輕微的結構性破壞或震碎窗戶。
天文學家將2025 OW歸類為中小型小行星,意味著它并非“滅世級”天體,不會引發地球物種滅絕事件。這類小行星通常會在大氣層中爆炸,不會因高速進入大氣層時產生的劇烈摩擦加熱和壓力而抵達地球表面。
科學家表示,2025 OW的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4.7萬英里,這一速度在近地小行星(NEA)中屬于平均水平。相比之下,去年7月,一顆長度達500英尺的小行星2024 MK在距離地球18.4萬英里時,速度約為每小時3.4萬英里。
與此同時,令人擔憂的是,一顆長度達1100英尺的巨大小行星99942 Apophis正以每小時6.7萬英里的速度飛行,預計將于2029年4月13日接近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僅2萬英里。
2025 OW長度僅210英尺,在接近地球最近點時,肉眼或雙筒望遠鏡均無法觀測到。
在追蹤潛在危險小行星方面,NASA的計算通常極為精準,這意味著2025 OW與地球發生碰撞的重大誤差幾乎不可能出現。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NEOS)利用地面望遠鏡和行星雷達系統(如戈德斯通太陽系雷達)來探測和追蹤小行星。這些系統通過測量小行星的位置、速度和亮度來確定其軌道和大小。盡管NASA持續關注這些較小的小行星,但科學家最近對來自地球恒星“盲區”的危險天體發出了警告。
一項最新研究警告稱,金星遮擋了我們觀測許多近地小行星的視線,這些大型太空巖石會穿越或接近地球軌道,這可能導致一場毀滅性的撞擊事件,而人類卻毫無察覺。
來自巴西、法國和意大利的研究人員發現,幾顆與金星軌道同步的小行星極難被發現,因為它們常常被太陽強光所遮擋。
其中三顆尤為危險,分別是2020 SB、524522和2020 CL1,它們的軌道使這些小行星極為接近地球。
這三顆與金星同步飛行的小行星直徑在330至1300英尺之間,每一顆都具備摧毀整座城市、引發大規模火災和海嘯的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