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真的有愛心人士會用這樣的方式,讓生命的意義一直延續啊!”7 月 7 日,蘇州大學“生命延續?大愛永恒”項目組織大學生志愿者走進三元四村社區和錦華社區捐遺咨詢點,與紅十字志愿者面對面學習交流。
“劉魯衛老人簽捐遺協議時,女兒還不太理解,可當老人說‘能讓別人好好活著,咱這日子也算沒白過’,女兒后來也成了捐遺志愿者。” 三元四村社區王磊老師翻著手里的資料,聲音溫和卻有力量,“還有李佩霞阿姨,化療間隙都在整理捐遺流程筆記,說‘多寫點,孩子們(大學生志愿者)學起來就省事了’。”
圖為王磊老師講述捐遺人物事跡 攝影 黃亦殊
“王老師,這些流程會不會很復雜啊?”志愿者黃亦殊忍不住舉手提問。王磊笑著擺擺手:“一點不復雜,記好這幾步就行。想捐的話,家人陪同帶著身份證到紅十字會或者社區捐遺點,填張登記表就成;等真到了那一天,得先確認是不是本人意愿,醫生判定符合條件,家里人也同意;之后會按法律法規處理遺體;最后器官能救病人,遺體能幫學生學本事,家屬還能拿到捐獻證書,名字刻在紀念園里,想了就能去紀念紀念。”
“聽著簡單,可每一步都藏著好多人的善意啊。”志愿者陶陽在筆記本上認真寫下 “生命接力” 四個字。“以后咱們進社區做宣傳、送服務,就把這些故事講給大家聽,讓更多人知道,捐遺不是終點,是愛的新起點。”
錦華社區大學生志愿者孫永嫻感慨道。
圖為學習遺體與器官捐獻的相關流程 攝影 陶陽
“生命延續?大愛永恒”項目自被納入2025年江蘇省“博愛青春?星火計劃”以來,已開展了專場動員會、培訓會、團隊建設,為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項目后續將持續開展捐遺知識科普活動,讓“大愛永恒”理念和捐遺者的感人故事被更多人知曉,為蘇州捐遺事業的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