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動真格了,近日,一批美軍核彈被明目張膽的運往了英國,而英國只是一個中轉站,這批核彈的真正目的地在烏克蘭。
此前對于軍援烏克蘭,西方世界還各有各的算盤,如今,隨著美國的這一行動,俄烏戰場將會發生新的變化。
此前面對制裁圍堵,俄羅斯已經放出了有可能使用核武器的言論,如今美國這赤裸裸的核彈運送,普京又該如何應戰?
核彈就位
7月20日,英國稱美軍已將B61-12戰術核彈秘密運抵英國,這批從新墨西哥州空軍基地啟程的核武器,威力達到廣島原子彈的三倍.
其中更搭載了精準制導系統,能通過F-35A隱身戰機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這是自2008年美軍撤核后,時隔17年核武器重返英倫。
克宮發言人佩斯科夫當天怒斥“這是逼我們掀桌”,俄外交部直接定性為“對俄領土的直接威脅”。
作為回應,俄軍加里寧格勒飛地的伊斯坎德爾導彈豎起發射架,核潛艇基地進入全員戒備,這片被北約國家包圍的飛地,瞬間成了歐洲最燙的火藥桶。
戰場后方,俄軍正用無人機改寫規則,西方軍援列車還未到達烏波邊境時,俄軍“魯比孔”部隊的偵察無人機早已盤旋上空。
7月23日,頓涅茨克比洛澤爾斯克礦區附近,一列運送彈藥的火車被“閃電巡飛”無人機精準命中,金屬殘骸混著鐵軌旁的紫色野花飛濺四散。
同日,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貨運列車遭襲,司機當場死亡28,這些襲擊距前線僅20公里,俄軍專挑烏軍物資輸送的“最后一公里”下手。
三方博弈
美軍核彈重返英國絕非臨時起意,2022年美國國會已悄悄撥款5000萬美元升級萊肯希思基地核設施,英國政府更同步訂購12架F-35A核戰機。
表面看是為“應對俄羅斯威脅”,實則暗藏兩重算計,一是迎合特朗普政府“對俄極限施壓”策略,用核存在綁定美歐同盟,二是為英國脫歐后重塑“全球大國”人設貼金。
普京的底牌是“不對稱消耗戰”,面對北約核威懾升級,俄軍避開正面對抗,在烏克蘭戰場開辟新戰線。
新一代“閃電巡飛”無人機成本不到導彈十分之一,卻攜帶15公斤炸藥專攻鐵路樞紐,偵察型與攻擊型無人機組成“獵殺小組”,烏軍防空雷達開機即被定位摧毀。
如今這種“鈍刀子割肉”戰術效果顯著,烏總統辦公室助理葉爾馬克承認,俄軍系統性打擊已讓后勤工人恐懼上工,悲觀情緒在烏方內部蔓延。
諷刺的是歐洲深陷戰略分裂,德國一面砸錢為烏克蘭買“愛國者”導彈,一面默許美軍核彈進駐本土。
法國外長巴羅特親赴基輔喊話“逼普京停火”,但軍工廠送到前線的卻是“凱撒火炮誘餌模型”。
更荒誕的是,歐盟剛通過對俄第18輪制裁,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就因“保障天然氣供應”和普京暗通款曲。
誰將是受害者
核陰影下,英國民眾成了人肉盾牌,英國正被夾在俄羅斯的反擊和特朗普的威脅之間,而美國核保護傘早已不可靠。
西方還在為軍援而爭論,殊不知軍援來得越快,烏克蘭失血越重,盡管95%的西方援助仍通過波蘭亞西翁卡樞紐涌入,但俄軍調整戰術后,烏東前線補給效率驟降30%。
澳大利亞援助的M1A1坦克因油耗過高趴窩戰地、德國M270火箭炮機動性差淪為活靶子,與之對比,朝鮮3萬援俄部隊和老撾工兵部隊已經各自深入前線。
美軍核彈部署被包裝成“防御性舉措”,但B61-12再“戰術”也是核彈,俄軍已試射10馬赫“榛果樹”高超音速導彈,當英美用核武器當籌碼時,烏克蘭反倒成了博弈的炮灰。
參考資料:
美國時隔17年再次將核武器部署至英國 2025-07-22 15:09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