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4日訊 又是一年榛果飄香時,眼下,諸城市兩萬余畝榛子迎來豐收季,一顆顆飽滿的榛子,正通過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成為帶動周邊農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
近日,隨著榛子豐收采摘節的啟幕,諸城市皇華鎮華山農林萬畝榛子基地正式開園。游客穿梭榛林,體驗采摘樂趣。
青島市游客任雁告訴記者:“第一次來參加榛子采摘大會,看到豐收的景象感覺特別好,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榛子是在這樣像花苞一樣小葉子里面長大的,剛才我們品嘗了新鮮的榛子,特別的爽口香甜很好吃。”
據了解,華山農林基地種植面積達2.1萬畝,栽植平歐大果榛子約200萬株,是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榛子生產基地。今年,榛林大面積進入盛果期,預計采收鮮果120萬斤,產量較去年增長20%。
山東三羊榛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魏玉明介紹說,舉辦榛子豐收節,旨在通過現場采摘體驗、電商直播這些方式,讓更多的人直接了解榛子生態種植和深加工鏈條,也希望通過這種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讓更多的農戶受益。
小榛子變身“致富果”,核心在聯農帶農的創新模式。諸城市成立榛子種植專業合作社,為周邊14個村莊的6000多名農戶提供統一的技術指導、田間管理和銷售服務,有效降低了種植風險,提高了收益。
皇華鎮胡溝網格種植戶李學玉種了六畝榛子樹,他告訴記者,今年果實的品質和質量都比往年好,價格也比往年好,每斤鮮果六塊錢,一畝地產量大約在1500斤,每畝地收入八九千塊錢。
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依托基地,諸城市大力發展榛子精深加工,開發出榛子油、榛子乳、榛子休閑食品等十多種產品,有效提升了產業附加值。成立的山東省榛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諸城模式”推廣至省內外10多個省市,帶動聯盟區域種植面積超6萬畝。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經濟林協會榛子分會秘書長趙天田介紹說:“目前全國大果榛子的栽植面積是200萬畝左右,與其他大面積種植的經濟林樹種相比,我們的種植面積還非常小,遠遠沒有達到飽和,因此栽植的潛力非常巨大,它屬于朝陽中的新興經濟林樹種,未來我們榛子協會,包括我們中國林科院,也將跟‘魏榛’一起,在榛子科研攻關、產品深加工,以及品牌營銷等方面共同努力,助推諸城乃至全國榛子產業的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李濤 諸城融媒 蒲元英 王凱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