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5EX首次部署到嘉手納基地)(相比F-15EX,F-35的成本要高得多)(空警500可為殲20等戰機提供目標指引)(美國霸權衰落不可阻擋)
琉球群島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是美國在第一島鏈重要的戰略支點。近日,這個基地又成為了輿論焦點。那么,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呢?
1.嘉手納美軍換防:新型戰機抵達
據外媒報道,兩架F-15EX重型戰斗機,首次飛抵嘉手納基地。這一舉動背后隱藏著更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曾幾何時,嘉手納上空盤旋的是一批老態龍鐘的F-15C/D型戰斗機。然而,隨著中國空軍現代化進程加快,尤其是殲-20等新一代戰機嶄露頭角,美國不得不重新審視其空中防御體系。這種背景下,F-15EX成為了美軍的新選擇。
公開消息顯示,F-15EX不僅載彈量驚人,可攜帶22枚導彈,還具備超過3000公里的續航能力。顯而易見,特朗普政府意圖借此應對解放軍戰機。
不過,再耀眼的裝備也有短板,F-15EX雖是非隱形戰斗機中的佼佼者,但在隱形和高科技裝備方面仍比不上F-35A。
那么,五角大樓為何沒有選擇將更高級的F-35A部署到嘉手納呢?答案可能是成本控制!
將F-35A派駐嘉手納這一前線基地,無疑會增加美國軍事部署的風險和成本。相比之下,F-15EX的單價相對F-35A要低得多,低維護成本也讓預算更容易消化。另一方面,從戰術角度看,一旦沖突爆發,失去F-15EX的代價顯然比F-35A要低,不失為一種戰略緩沖。
2.解放軍的火力部署,讓美軍打算成空
經過多年的發展,解放軍裝備和戰術的現代化已經在第一島鏈形成了顯著優勢。殲-20在與F-35A的對抗中毫不遜色。
從武器裝備的先進性來看,無論是在雷達反射截面還是機動能力上,殲20都有著不俗表現。在此前的軍事行動中,殲-20已經幾次成功“捕獲”美國的隱形戰機。此外,加裝了特殊材料和涂層的殲-20能在復雜的電磁環境中悄然行動,F-15EX根本不是對手。
從戰術部署上看,中國空軍的戰略更具多樣性與前瞻性。近年來,中國加強了對空警-500等高端預警機的研發和使用,使得戰機編隊在協同作戰中如虎添翼。加之導彈部隊火力全開,構成了強大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不難想象,在如此嚴密布控下,即便是再先進的戰機也難逃被打擊的命運。
美軍自己也清楚這一點。近年來,美國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已經開始分批撤離第一島鏈,向關島和澳大利亞轉移,唯獨空軍還在“硬撐”。F-15EX的到來,與其說是增強戰力,不如說是“象征性駐守”——畢竟,如果真打起來,這些戰機恐怕連起飛的機會都沒有。
3.美國霸權的黃昏,中國崛起勢不可擋
在中國的強勢崛起下,美國意識到,當下的東亞局勢已非昔日可比。五角大樓一邊喊著“中國威脅論”,一邊又拿不出真正能壓制解放軍的武器。F-15EX的部署,本質上是一種“自我安慰式”的軍事調整,而非真正的戰略升級。
美國空軍如今的尷尬,很大程度上是長期霸權主義思維導致的惡果。冷戰結束后,美國一度認為“天下無敵”,戰斗機換代計劃一拖再拖。F-22生產線早早關閉,F-35項目拖延超支,六代機至今連個影子都沒有。而中國呢?殲-20已經量產并持續升級,殲-35即將上艦,甚至傳說中的六代機項目也在穩步推進。
更諷刺的是,美國現在連F-15EX的生產速度都跟不上。波音公司產能有限,36架F-15EX要到2026年才能全部到位。而中國呢?殲-16的年產量可能比美國F-15EX的總采購量還多。這種工業能力的差距,讓美國所謂的“技術優勢”變得越來越虛幻。
F-15EX的到來,或許能讓嘉手納基地的飛行員們暫時安心,但在殲-20、東風導彈和遠程火箭炮的陰影下,這種“安慰劑”式的部署,終究改變不了西太平洋力量對比的天平傾斜。美國的霸權時代,正在走向黃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