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報道,最近印度那邊的動靜有點意思。就在印度外長訪華回來沒幾天,莫迪政府的一系列操作讓人看不太懂,以前在能源問題上跟美國打太極,現在居然敢直接繞開美國的眼線,計劃從四個國家大量采購石油。
印度外長(資料圖)
要說這事兒的起點,還得提印度外長那趟訪華。時隔五年,這級別的高層對話總算又啟動了。明面上談的是邊境管控、做生意這些老話題,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背后藏著印度外交策略的大調整。以前總想著在中美之間耍小聰明,哪邊都不得罪但也不真心合作,現在好像突然想明白了,得搞點實在的。
為啥突然轉性了?說白了還是被逼的。美國那邊不是放出話來,要對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征什么“次級關稅”嘛,這明擺著就是沖印度來的。要知道,印度可是俄羅斯石油的第二大買家,真要是加稅,錢包可受不了。另一邊,中俄印三方合作的事兒又被提上日程,印度大概是想借著這個由頭,既不得罪俄羅斯,又能跟中國搞好關系,左右逢源的算盤打得噼啪響。
更讓人意外的是印度在石油采購上的態度。以前跟俄羅斯那叫一個鐵,進口量噌噌往上漲,現在石油部突然放話,要是美國真敢加稅,就從“其他地方”找油。這話聽著軟,其實是在給俄羅斯遞信號——別指望我一條道走到黑。
那印度盯上哪幾個國家了?說出來你可能不意外,全是中東的老熟人。
先說說阿聯酋。這倆國家早就勾搭得不清不楚,光是液化天然氣的合同就簽了14年,今年7月還剛敲定了鋼鐵和鋁產業的合作。而且去年印度從阿聯酋買的原油就有100萬桶,加上人家港口方便,運輸起來也省事,說是首選一點不為過。
特朗普(資料圖)
沙特也跑不了。別看沙特平時跟美國走得近,跟印度的生意可沒少做。光是液化石油氣,沙特就是印度第三大來源地。今年4月還說要一起建兩座煉油廠,2023到2024年,沙特賣給印度的原油占了他們總出口的14.3%。這么深的合作,不找他找誰?
伊拉克算是老伙計了,從2000年代就開始合作,運輸渠道早就打通了,價格也合適。印度石油公司最近正琢磨著多從伊拉克買點,估計是想萬一俄油不夠了,這兒能頂上。
最讓人捉摸不透的是伊朗。美國不是一直盯著伊朗嘛,可印度跟伊朗的石油生意就沒斷過。現在中印關系緩和了,說不定印度想借中國的手,用非美元的方式跟伊朗交易,既躲開美國的制裁,又能在中東那邊平衡一下關系,這算盤打得可真夠精的。
美國當然不樂意了,又是威脅又是施壓,可這次好像沒啥用。為啥呢?先說美國那所謂的“次級關稅”,本身就站不住腳。他們自己還偷偷通過第三方買俄羅斯石油呢,還好意思說別人?印度就抓住這點,拉著中東那幾個國家一起搞采購聯盟,明擺著說“你自己都做不到,憑啥管我”,讓美國沒脾氣。
再說印度早就不是以前那個只能依賴單一石油來源的國家了。光是阿聯酋、沙特、伊拉克,今年上半年就占了印度石油進口的40%,渠道多著呢。加上中俄印三方合作又要搞起來,中國這邊能給點煉油技術支持,俄羅斯那邊還能保持軍事合作,兩邊都不得罪,美國想拿捏都難。
說到底,美國現在在印太地區那套“選邊站”的玩法越來越不靈了。印度這么個人口大國,又是新興市場,美國真把它惹急了,損失也不小。半導體、軍工這些領域,美國還指望跟印度合作呢,哪敢下死手?
不過話說回來,印度這招“騎墻”也不是沒風險。現在跟俄羅斯若即若離,萬一俄羅斯不高興了,以后軍事技術合作收緊了咋辦?中東那幾個國家也不傻,看著印度這么投機,說不定以后價格上就不那么優惠了。
莫迪(資料圖)
而且中美俄這三大國之間的關系本來就復雜,印度想在中間搞平衡,搞不好就成了“夾心餅干”。美國要是真急了,換個法子施壓,印度扛不扛得住還不好說。
總的來說,印度這波操作,看著是挺精明,既想保能源安全,又想在大國之間撈好處。但國際上的事兒,哪有那么容易?一步踏錯,可能就滿盤皆輸。至于最后是賺是賠,還得看接下來這幾步怎么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