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正襟危坐。
他精心準備了貿易談判籌碼與南海議題,期待與特朗普達成一場“戰略交易”。然而短短幾小時內,這位自詡精明的政治家遭遇了雙重打擊——不是外交辭令的含蓄拒絕,而是赤裸裸的現實碾壓。
特朗普用關稅數字給馬科斯上了殘酷一課。
經過數周拉鋸,美國僅將對菲關稅從20%象征性下調至19%,與菲律賓全面開放市場的承諾形成刺眼對比。2024年美國對菲貿易逆差高達49億美元,激增21.8%的數據像一記耳光,讓馬科斯用安全合作換取經濟利益的幻想徹底破滅。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媒體搶先宣布“重大協議”,而菲律賓代表團直到離場都未敢確認。
馬科斯(資料圖)
當馬科斯竭力渲染南海緊張時,特朗普的回應讓現場空氣瞬間凝固。“我不介意你與中國相處融洽”,特朗普當著全球媒體鏡頭重復強調,“因為我們和中國相處得很好”。
馬科斯精心設計的“中國威脅論”劇本被撕得粉碎,他試圖挽回顏面,聲稱軍事現代化是對南海局勢的“必要回應”,但特朗普隨即補刀:“菲律賓曾倒向中國,是我讓他們回到了美國身邊。”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暴露了馬尼拉在華盛頓眼中的真實地位。
馬科斯訪美的核心戰略,是用“安全牌”換“經濟牌”。
他擴大美軍基地使用權、增加聯合軍演頻率,甚至默許美方炒作《美菲共同防御條約》適用于南海的論調。美國防長赫格塞思21日剛向馬科斯承諾“打造威懾之盾”,國務卿魯比奧也高調宣稱維護“航行自由”。
然而特朗普政府早已將貿易與安全徹底切割——昆西研究所專家薩朗·希多爾一針見血:“馬科斯以為軍事靠攏能換來貿易優惠,但特朗普只關心關稅數字。”
馬科斯(資料圖)
這場外交潰敗早有預兆。自1951年簽署《美菲共同防御條約》以來,菲律賓始終是美國的“二等盟友”。
馬科斯上臺后加速靠攏美國,在仁愛礁、黃巖島等問題上頻頻挑釁中國,自以為抓住美國“印太戰略”的命脈。殊不知特朗普的商人思維里,70年軍事盟約的分量遠不及49億美元貿易逆差來得實在。
當馬科斯試圖捆綁安全與經濟議題時,美方談判代表直接將其拒之門外。
面對美菲互動,中方的回應展現戰略定力。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明確表示:“美菲合作不應針對第三方或加劇地區緊張。”
這既是警示馬尼拉不要引狼入室,也是提醒華盛頓勿玩火自焚。當特朗普高調宣稱“與中國相處很好”時,北京看透了其中的虛實——美方既想利用菲律賓攪局南海,又不愿為棋子付出真金白銀。
馬科斯(資料圖)
馬科斯的華盛頓之行已成國際地緣政治經典教案。他幻想通過安全投靠換取經濟紅利,最終只得到1%的關稅施舍;他試圖借南海議題綁架美國,反被特朗普當眾拆穿對華政策本質。
南京大學學者馬博的觀察尤為犀利:“這屆菲律賓政府已淪為美國戰略代理人,根本不具備議價能力。”當馬科斯下周發布國情咨文時,如何向國民解釋這場代價高昂的外交慘敗?
美菲關系的真相在此次訪問中暴露無遺。
特朗普用19%的關稅和幾句關于中國的“大實話”告訴世界:在華盛頓的棋盤上,菲律賓從來不是平等的玩家,而是一枚隨時可以犧牲的過河卒。
馬科斯賭上國家尊嚴的豪賭,最終只換來一則國際笑談——當棋子以為自己能左右棋手時,往往是整個棋局最荒誕的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