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發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震級7.8級,整個唐山市瞬間變成廢墟,死了24萬人,傷了16萬多,財產損失沒法算。那時候國家緊急動員部隊去救災,林繼業就是其中一個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他老家在河北一個偏僻山村,家里窮,從小就吃苦耐勞,當兵后表現不錯,部隊里算得上骨干。地震后,他所在單位很快就接到命令,開著軍車趕往災區,一路上大家心里都緊繃著弦,知道前頭等著的是啥。
林繼業他們小隊到現場后,主要負責挖廢墟救人。那時候條件差,沒多少先進設備,就靠鐵鍬和雙手扒拉。災區到處是塌了的樓房,余震還不斷來,救災兵得冒著風險干活。他參與了好幾個月救援,救出過不少傷員,也見過太多慘狀,比如從瓦礫下挖出已經沒氣的老人和小孩。那次救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輩子忘不了的創傷,林繼業也不例外。他在過程中還救過一個雙目失明的老人,但老人后來因為悲痛自殺了,這事兒讓他心里一直過不去,覺得自責。
救援快結束時,他們小隊準備撤回部隊。路上走山道,天突然黑下來,車子莫名其妙停了。排長讓大家閉眼別看外面,林繼業起初聽話,但好奇心上頭,就偷偷睜眼瞄了一眼。他看到前方有顆巨大眼睛盯著這邊,周圍飄著無數白色靈魂一樣的影子,都往那眼睛方向涌去。接著巨眼好像沖過來,他一下子昏了過去。醒來后,車撞山崖了,排長和戰友全沒了氣息,就他一個人活下來。這事兒讓他腦子亂套,覺得都是因為自己沒聽排長的話,才釀成大禍。
回部隊后,林繼業精神狀態差勁,總做噩夢,夢見那巨眼和靈魂,還老喃喃自語說不該看。部隊以為他是救援太累,給了幾天假,但他沒好轉。父母一看不對勁,就找了個道士來幫忙。道士單獨跟他聊了會兒,說問題解決了,林繼業果然平靜下來,但打定主意要退伍。部隊領導勸過他,畢竟他表現好,前途亮堂,可他鐵了心要走。退伍手續辦完,他就背著行李回了老家村子。那時候村里人聽說他回來,還挺高興,以為是大英雄凱旋,結果他拒絕了所有歡迎活動,說自己只是普通一兵,不值一提。
村里人起初不明白他為啥突然退伍,還傳出謠言,說他犯錯被部隊開除了。其實他退伍是自愿的,就是因為那次事件心里有結。回家后,他沒閑著,而是開始琢磨怎么補償內心的愧疚。道士之前建議過他建學校贖罪,他就照辦了。先是用自己全部積蓄買了塊荒地,借錢買教材和課桌,自己當老師起步。村里孩子本來上學難,得走遠路,他建的學校讓大家就近念書,漸漸學生多了,老師也請來了。他不光出力,還出錢,動員村民一起干,學校越建越好。
林繼業就這樣過了幾十年,建了七所學校,覆蓋周邊幾個村子。那些學校讓不少窮家孩子有了書讀,他也成了當地精神領袖,大家都敬重他,叫他活雷鋒。謠言慢慢沒了,人們記住的是他的貢獻。他生活簡樸,像苦行僧一樣,不求回報,就圖心安。年紀大了,身體不行,一場病把他擊倒。臨終時,他把家人叫到床邊,交代了那次山路事件的真相,說自己后悔沒聽排長的話睜眼看,導致戰友全沒了,那巨眼和靈魂的事兒讓他一輩子自責。建學校就是為了緩解這份負擔,覺得多做善事能對得起那些逝去的戰友。
這個故事聽起來挺玄乎,但從科學角度看,可能就是心理創傷后應激障礙。唐山地震那么大災,救災兵見過太多死人,精神壓力大,容易出現幻覺或噩夢。林繼業那次看到的巨眼,或許是腦子在高壓下產生的幻象,加上車禍真實發生,就讓他信以為真。戰友的死是意外,但他把責任全攬身上,典型的自責心理。退伍回家建學校,其實是種自我救贖方式,通過幫助別人來治愈自己。
唐山地震是新中國史上最慘的自然災害,國家當時傾全國之力救災,部隊沖在最前線。林繼業這樣的兵,代表了無數無名英雄。他們沒抱怨,沒退縮,就埋頭干活。救援結束后,唐山重建花了好幾年,城市慢慢恢復,但心理傷疤對很多人來說,一輩子都在。林繼業的故事提醒大家,災害不光毀房子,還毀人心。得重視心理健康,尤其是對一線救援人員。建學校這事兒,也說明教育的重要性,在偏遠村子,能改變一代人命運。
再想想,林繼業從優秀軍人到鄉村筑夢者,這轉變看似遺憾,其實挺有意義。他沒留在部隊升官,而是選擇了基層貢獻,幫了更多普通人。村里那些學校,現在還運轉著,教出一批批學生,說不定其中就有大出息的。臨終那句話“我該聽排長的,不該睜眼看”,道出了他一生的心結,但也證明他是個有良知的人,一直在努力彌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