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滿貫剛結束,孫穎莎出局的消息還沒消化完,新的爆點又來了——孫穎莎回國沒休息,直接加練,但陪她練的不是主管教練邱貽可,而是62歲的省隊恩師楊廣弟,這一幕讓不少圈內人和球迷都忍不住多看兩眼,究竟是臨時救火,還是背后有更深的教練風暴,爭議一下子拉滿
比賽輸給小將陳熠的那場,實話說,誰都沒想到莎莎會止步四強,畢竟她這兩年在國際賽場的穩定性和強度,擺在那里,雖然球迷嘴上說“競技體育有起伏,但真到自家主力折戟的時候,還是會有點上頭,這種時候,誰來陪練、誰來指導,成了大家關注的新焦點
不少人第一時間問,邱貽可去哪了,其實這事也不算突然,邱指導現在帶的弟子不少,精力分散比較明顯,孫穎莎這次沒能進四強壓力不小,作為主管教練的邱貽可,按理說應該在第一時間出現,結果“消失了,球迷一看,省隊的“老楊又回來了,輿論馬上炸了鍋,各種猜測和對噴也就來了
但如果回看孫穎莎的成長軌跡,楊廣弟的角色其實一直都很特殊,2009年孫穎莎才9歲,被選進河北省隊,就是楊廣弟一手帶起來,13年時間看著她從小姑娘熬成現在的國乒中流砥柱,說一句“親師父不過分,平時兩人關系也很鐵,孫穎莎叫楊廣弟“老楊,楊廣弟反過來還會調侃她“老孫,這種默契不是一朝一夕來的
2022年孫穎莎處在職業低谷期,國家隊甚至一度沒給她配主管教練,楊廣弟一看急了,直接跑到海南基地陪練,幫忙四處找人脈,半個月后才有了邱貽可正式接手,算起來,這兩年孫穎莎能穩住陣腳,楊廣弟幕后功勞不小,這次大滿貫失利,楊廣弟又是第一時間現身,陪練、指導、開導心理,全都親自上陣,老帶新,還是得看“老楊
至于邱貽可,帶隊成績確實有目共睹,孫穎莎登頂世界第一也是在他手下完成,但現實問題也擺在那兒,國乒主力扎堆,主管教練壓力山大,帶一個頂級主力不容易,同時還要管其他選手,邱貽可的“分身術明顯跟不上孫穎莎的節奏,關鍵時刻沒能陪練,自然就給了球迷質疑的空間
不過話說回來,一場比賽的失利真不該全算在教練頭上,競技體育本來就有周期性波動,孫穎莎這波“下滑更多是狀態和節奏問題,技術層面沒崩,心理上需要調整,楊廣弟的作用更多是“雪中送炭,而不是“臨時救火隊長,把責任全推給邱貽可,其實也有點苛刻
但球迷的情緒能理解,尤其是看到自家球員輸球,一時著急,難免對教練組“點贊回懟甚至“對噴,但如果把矛頭指向邱貽可家人,那就有點過了,這種“擺爛式謾罵對球隊一點好處都沒有,國乒的團結和氣氛,還是靠大家理智一點
往大了說,國乒的“教練輪換從來不是新聞,背后都是人才儲備和體系調配的問題,楊廣弟這種“幕后大佬平時不顯山不露水,關鍵時刻總能頂上,這才是中國乒乓球的底氣所在,有人說楊廣弟該轉正,直接當孫穎莎的主管教練,這說法也不是沒有市場,但現實操作起來,教練班子的配比、隊伍磨合、資源傾斜都得考慮,不能光看感情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孫穎莎能不能利用這段關鍵期盡快調整回來,畢竟國際大賽還在后頭,巴黎周期的壓力一刻沒松過,作為國乒女隊新一代領軍人物,她的狀態直接影響隊伍整體戰力,楊廣弟能給的,是經驗和心理支撐,邱貽可能給的,是大賽節奏和技戰術安排,兩人各有分工,合力才是最優解
說到底,球迷想要的無非就是看到自家主力穩住陣腳、重回巔峰,但競技體育沒有常勝將軍,偶爾跌倒不可怕,怕的是沒有人真正在背后撐你一把,孫穎莎有“老楊這樣的師父,算是幸運中的幸運
所以這波“換帥不如說是一次團隊應急,楊廣弟出山只是讓孫穎莎能在最難的時候有人陪、有人信任,至于教練組的最終安排,還是得看隊伍整體利益和長遠規劃,球迷可以討論,可以吐槽,但別被一時情緒帶偏了節奏,畢竟國乒的強大,不靠一個人,也不靠一場比賽的成敗
下一站,孫穎莎如果能帶著“老楊的經驗再出發,或許很快就能“點贊回懟質疑,重新證明自己,畢竟這才是頂級主力的底色,國乒的江湖,就是要有人陪你走低谷,也有人見證你翻盤,這場教練風暴,或許只是新周期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