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2日在社交媒體上先后宣布美國與菲律賓、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并稱美日達成的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貿易協議”。同日美國還披露了與印度尼西亞貿易協議的細節,并預告即將與歐盟開展談判。
專家指出,美國此舉意在形成美國推進貿易談判的輿論聲勢,在對方國家表態前就率先宣布達成協議,是一種明顯的“帶節奏”行為。
對日協議細節有待確認
特朗普22日在社交平臺高調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稱根據協議,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美國將獲得投資利潤的90%;日本將向美國開放汽車、卡車、大米及部分農產品市場,美國將對日本輸美產品征收15%關稅。日本首相石破茂23日證實,美國對日本汽車關稅稅率將降至15%。
日本是美國主要貿易伙伴之一,兩國因貿易逆差、匯率和汽車市場準入等發生過貿易摩擦。特朗普7日曾致信石破茂,宣布將自8月1日起把幾乎所有日本輸美商品關稅提高至25%。
在上海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院特聘研究員、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徐明棋看來,美國對日本征收關稅的稅率從此前所說的25%降至15%,看似是美國作出了讓步,但如果特朗普透露的協議細節屬實,那么日本對美國的承諾也是前所未有的。
徐明棋指出,供應能力下降與需求結構變化疊加,導致日本大米短缺成為長期社會難題,增加大米進口成為日本的選項。但是農產品保護尤其是大米市場保護是日本難以突破的障礙,因此后續還需觀察日本大米和農產品市場如何對美國開放,是否完全開放還有待進一步確認。
標榜“成功”轉移公眾視線
特朗普22日還在社交媒體發文,宣布與到訪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稱,菲律賓將對美國開放市場并實施零關稅,而美國將對菲律賓進口商品征收19%關稅。當天美國政府還公布了日前與印度尼西亞達成貿易協議的更多細節,稱雙方談判代表將在今后數周內確定協議最終版本。此外,特朗普還披露了美歐關稅談判即將開展的情況。
徐明棋認為,特朗普此舉是想向美國民眾顯示向貿易伙伴國施加高壓的談判伎倆獲得了“成功”,同時也想緩解自身因愛潑斯坦案相關爭議而受到的政治壓力,企圖借此轉移公眾視線。
徐明棋指出,特朗普常常在對方國家尚未表態前,便通過社交媒體率先宣布達成協議,是一種“帶節奏”行為。貿易談判是雙方各自對相關利益進行權衡,最后達成一個避免雙輸、盡可能雙贏的結果,因此既會有收獲也會有讓步。但特朗普往往會夸大美國取得的利益,避免談及美國作出的讓步,從而為自己的“極限施壓”談判藝術取得所謂成果而沾沾自喜。
歐盟多國態度轉向強硬
歐盟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正進入最后階段,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吉爾23日證實,如果歐盟與美國的貿易談判破裂,并且美國對歐盟商品征收高關稅,歐盟計劃迅速對價值近100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加征關稅。
面對美國日益強硬的談判立場,歐盟成員國立場也趨于強硬。德國表示,如果歐美未能達成協議,德國支持歐盟動用反脅迫工具進行反制。
徐明棋表示,歐盟眼下還在與美國“討價還價”,如果美國不作出讓步,雙方談判無果,歐盟可能在8月1日后實施反制措施來換取繼續談判的籌碼??梢哉f,美國的單邊“帶節奏”行為并不是對所有國家有效。
原標題:《特朗普宣布多份協議“帶節奏”,歐盟反而轉向強硬,這場博弈有點“意思”》
欄目編輯:齊旭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王若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