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晨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OpenAI掌門人奧特曼,可能是GPT-5發布前的最后一次深度訪談。
這一次,奧特曼透露了上手GPT-5后的“天啊時刻”:我往后靠在椅子上,感到一陣眩暈,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感到了無力。
最近一段時間,不論奧特曼、OpenAI官方賬號還是OpenAI員工都在反復提醒大家:GPT-5很快就要發布。
在發布前,與主持人Theo Von長達一個半小時的對話中,奧特曼拋出了一連串驚人觀點:
他的孩子將永遠不會比AI聰明,這從出生那一刻就注定了
AI CEO可能不會太久就接管OpenAI,“到時候我會找別的事做”
現有的硬件配不上人工智能的能力
……
測試GPT-5的”天啊”時刻
故事要從一封郵件說起。當天早上,奧特曼收到一封自己連問題都搞不懂的郵件,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輸入到GPT-5中,結果瞬間得到了完美答案。
奧特曼回憶道:
我真的坐在那里愣了一會兒,這是那種“天啊,來了”的時刻。
雖然我很快就投入到下一件事中,但那種感覺沒有消散。我在自己應該擅長的領域感到了無用感,而AI輕而易舉就解決了?!?br/>
這種體驗讓他意識到,很多人擔心的那種被AI超越的感覺,其實已經真實發生了。
他認為GPT-5在幾乎所有方面都比人類更聰明,但緊接著補充了一句“然而我們還在這里”。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解釋這句話的含義:“世界運作的方式有些特別之處。至少現在,人類能做的事情與AI有著根本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人類關心的東西也與AI完全不同,所以那種簡單的AI會取代一切的想法并不成立。”
同時奧特曼也承認這種平衡可能不會永遠維持:”當然,等到AI比我們聰明一百萬倍的時候,誰知道會怎樣呢?”
AI公司到底在競爭什么?
當話題轉向當前AI領域的激烈競爭時,奧特曼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的“芯片兆赫茲競賽”:
那時候大家都在比誰的處理器更快,英特爾出個新的,AMD就要超過它。
但后來人們發現,那些千兆赫茲的數字其實沒那么重要,你可能有個數字更低的處理器,實際上反而更快。
蘋果最終意識到應該停止談論時鐘速度,你現在根本不知道你iPhone的處理器速度是多少。
同樣的事情正在AI領域發生,大家曾經瘋狂追逐各種基準測試分數,但現在意識到這些基準已經飽和了。
現在人們更關心誰在使用這個模型,誰從中獲得了價值。
業內很多人仍然覺得他們在朝著某個里程碑前進,”可能是AI能夠自主進行研究并自我改進的那一刻,可能是AI比全人類加起來還聰明的時刻。
當被問到他個人在追求什么時,奧特曼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如果有一天,我們寧愿把研究用的GPU集群交給AI研究員而不是我們才華橫溢的人類團隊,那就標志著一個完全不同的新紀元的開始。
未來的孩子出生就不如AI
奧特曼談到自己四個月大的兒子。作為新手父親,他難掩喜悅:“每天看著他學會新東西的速度簡直不可思議。昨天他還不會的動作,今天就能做了?!?/p>
但話鋒一轉,他拋出了一個驚人觀點:”我的孩子將永遠不會比AI更聰明。這不是未來某天會發生的事,而是從他出生那一刻就注定的現實。”
他解釋道,幾年前出生的孩子或許還有過短暫的“智力優勢期”,但他的孩子從出生起就生活在一個AI始終更聰明的世界里。
這不是悲觀,而是一種全新的現實認知。就像我們這代人從未經歷過沒有電腦的世界,未來的孩子將無法想象一個產品和服務不比自己聰明的世界。
奧特曼提到了一個十多年前的視頻:一個嬰兒拿著雜志像操作iPad一樣滑動,對那個孩子來說,不能觸控的雜志就是“壞掉的iPad”。
- 我的孩子會生活在一個產品和服務永遠比他聰明、永遠超級能干的世界里。在那樣的世界,教育會變得完全不同。
當被問到是否擔心孩子的未來時,奧特曼的回答出人意料:”我其實覺得孩子們會沒事的,我擔心的是父母們?!?/p>
他解釋說,縱觀歷史,年輕人總是能流暢地適應新技術,找到新工作。但如果你是個50歲的人,突然要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做事,那才是真正的挑戰。
AI CEO接管OpenAI的那一天
OpenAI剛剛收購了Jony Ive的硬件公司,為什么這么做?
奧特曼解釋道,計算機史上有兩次革命,一次是70年代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發明的鍵盤、鼠標和屏幕,奠定了現代電腦界面;另一次是21世紀初蘋果搞的觸控設備。
現在可能會有第三次,人工智能徹底改變了游戲規則,我們可以設計一種全新的電腦:
你給它復雜指令,它能執行,你信任它能做好、能代表你行動。它能感知房間里的一切,不用非開即關,想提醒你時輕輕示意,必要時再加強調;
它能記住我們現在聊的內容,之后提醒我們。但現有硬件做不到這些,它們配不上人工智能的能力。所以我想造一種全新的電腦,專門適配 AI 時刻協助你的場景,我對此超級興奮。
接下來,奧特曼提到OpenAI最新的Agent功能,比如讓AI去常去的幾家餐廳查看明晚7點是否有空位,并完成預訂。
第一次用的時候,我就意識到,用傳統方式做這些事很快就會像石器時代一樣落后。
他描繪了一個即將到來的場景:將來我會告訴別人,“你還記得嗎?以前我們想訂餐廳還得自己去網上點來點去,想改時間還得打電話。”這在未來會變得難以想象,因為只需要告訴AI去做就行了。
當被問到何時AI能夠擔任OpenAI的CEO時,他的回答是:“可能不會太久?!?/p>
想想看,AI CEO可以每天和公司每個人對話,可以傾聽每個用戶的需求,能綜合所有這些信息來做決策。這會帶來更好的結果。
主持人追問:“那你不會感到難過嗎?”,奧特曼說:“不,我覺得這很棒。我肯定會找到其他事情做。就像每次技術革命一樣,工具變得比我們更擅長某件事,然后我們就去解決其他問題?!薄?/p>
奧特曼用一個比喻解釋了人類在AI時代的處境:就像地球曾被認為是宇宙中心,后來發現只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再后來發現太陽系也只是銀河系的一個小點。
盡管如此,人類依然保持著強烈的“主角光環感”。奧特曼相信,即使在AI主導的未來,人類也會找到方式把自己放在故事的中心。
他參與創造可能取代人類的技術,卻依然相信人類的獨特價值;他預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卻承認“沒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他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卻像每個父親一樣為孩子的每個小進步而欣喜。
我小時候以為總有大人知道一切答案,總有人有完整的計劃?,F在我就是那個“房間里的大人”。
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沒人知道這一切會走向何方。
視頻回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jn_RpbPbEc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