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近日基輔遭遇俄軍大規??找u,烏克蘭方面稱俄軍發射了大量導彈,給基輔造成嚴重破壞。在此緊張局勢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一系列舉動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其發聲自救的同時,被曝可能面臨來自美國內部的權力變動威脅,且他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給出了談判時間,俄烏局勢因此增添諸多不確定性。
澤連斯基(資料圖)
當地時間7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對俄烏戰事表達不滿,并為俄烏和談設下50天期限。他表示,如果俄羅斯沒有在50天內同烏克蘭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非常嚴厲”的關稅,稅率約為100%,同時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等商品的國家征收次級關稅。此外,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的軍事援助。
特朗普這一舉措對烏克蘭同樣影響深遠。美國的軍事援助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烏軍的防御能力,但同時也將烏克蘭進一步捆綁于美國的戰略戰車之上。而且,50天的期限設定,讓烏克蘭在談判與作戰之間面臨更緊迫的抉擇。
在特朗普對俄烏沖突做出上述表態之后,美國知名調查記者西摩?赫什于7月19日在其Substack博客上發布了一則驚人消息。赫什援引華盛頓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可能強制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離開,而烏克蘭武裝部隊前總司令扎盧日內可能接替澤連斯基成為烏克蘭總統,這一權力更迭可能在幾個月內發生。若特朗普下定決心,澤連斯基可能被“流放”,若其拒絕,甚至可能被武力強迫離開。
澤連斯基(資料圖)
事實上,特朗普與澤連斯基之間的關系一直暗流涌動。此前,澤連斯基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面時曾發生爭執。特朗普上臺后,曾呼吁烏克蘭盡快舉行大選,并稱澤連斯基是“未經選舉的獨裁者”,雖在會前改口,但雙方矛盾已見端倪。俄羅斯方面也曾質疑澤連斯基總統之位的合法性,認為其“不具備簽署和平協議的合法性”,這也曾引發特朗普的“強烈憤怒”,他擔心新任烏克蘭領導人可能影響和平協議的達成。
據多家俄羅斯媒體7月21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俄羅斯與烏克蘭將于本周舉行第三輪直接談判。塔斯社說,據消息人士透露,俄烏第三輪談判將于2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雙方代表團可能于23日抵達伊斯坦布爾;俄新社報道稱,俄烏新一輪談判將于24日至25日舉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1日晚在社交媒體發表視頻講話稱,他當天與烏國家安全與國防委員會秘書烏梅羅夫討論了有關與俄方再次舉行談判的事宜,烏梅羅夫表示,烏俄雙方談判計劃于23日在土耳其舉行,“22日將公布更多細節”。
此前,澤連斯基也曾表達過對談判的態度。他首次表示,即使不恢復1991年的烏克蘭邊界,莫斯科和基輔也可以開始和平談判;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采訪時稱,如果烏克蘭能恢復2022年沖突爆發前的邊界,俄羅斯就將“愿意對話”。但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對此評論稱,澤連斯基很緊張,因為“選舉”或“不選舉”迫在眉睫。烏克蘭前總理阿扎羅夫表示,澤連斯基的權力將在5月21日其任期屆滿后失去合法性。
對于與烏克蘭的談判,俄羅斯總統普京態度明確。當地時間2025年5月11日凌晨1時36分,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新聞發布會強調,俄羅斯愿意在不設置先決條件的情況下與烏克蘭進行直接談判,此前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俄烏談判破裂原因不在俄方,雖然戰斗行動仍在持續,但是俄方愿意與烏克蘭恢復此前中斷的談判。
普京(資料圖)
俄羅斯的立場基于其自身的戰略安全考量。烏克蘭局勢關乎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安全,俄羅斯希望通過談判實現烏克蘭的去軍事化和去納粹化,保障自身安全利益。同時,俄羅斯也希望通過談判,在國際社會中展示其推動和平解決沖突的誠意。
國際社會對俄烏談判也高度關注。歐洲國家態度不一,原本支援烏克蘭比較積極的法國,最近表示不愿意再無償支持烏克蘭;意大利也不愿繼續支援烏克蘭。歐洲國家在俄烏沖突中的利益訴求與美國并不完全一致,這也為俄烏談判增添了更多變數。
總體而言,澤連斯基發聲自救、面臨被特朗普流放傳言以及對普京給出談判時間這一系列事件,讓俄烏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未來,俄烏談判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澤連斯基的政治命運將走向何方,美國又將在俄烏沖突中扮演何種角色,都將持續牽動國際社會的神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