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7月21日,在“多彩非遺 神奇神木”2025年神木市非遺文化展示暨群眾文藝展演活動中,面花、剪紙、泥塑等傳統技藝打破靜態展示模式,以體驗互動形式圈粉無數,讓非遺技藝在“玩中求學”的互動里煥發新生,收獲廣泛好評。
活動現場,非遺體驗區成了最熱鬧的角落。在神木非遺面花體驗區,家長帶著孩子圍坐桌前,揉面團、捏造型,憨態可掬的生肖面花在指尖逐漸成型。“我們趁暑假帶孩子來捏面人,既能鍛煉動手能力,又能讓他了解老手藝。”市民王霞的話道出不少家長的心聲,面花體驗區不僅展示成品,更邀請傳承人現場教學,讓這項古老技藝在親子互動中傳遞溫度。
非遺剪紙體驗館里,形式更是花樣翻新。市民楊奕德正在認真學習剪紙,“以前在學校聽老師說過陜北剪紙,但是一直沒剪過,今天過來看到這個體驗館就想嘗試一下,覺得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還有點難度。”此外,剪紙時裝秀上,小模特身著剪紙紋樣服飾走秀,讓傳統技藝與時尚碰撞出火花,展示了非遺文化的別樣之處。
非遺泥塑和手工地毯體驗區同樣人氣高漲。非遺泥塑體驗館里,小動物和人偶造型的泥塑吸引孩子們參與制作;手工地毯編織體驗區里,市民跟著傳承人學習編織基礎知識,通過選線,編織讓地毯紋理脈絡清晰,顏色鮮艷,紡線在指尖穿梭的觸感讓不少人直呼“解壓”。在不少市民眼里,非遺體驗區最妙的是‘玩中求學’,動手做過才懂這些手藝有多精妙。
“感覺這次文旅局舉辦的這個非遺活動還挺有意思的,有表演、非遺體驗、展示,還有美食區,尤其是非遺體驗區,能讓大家在玩中就能了解一些非遺的知識,挺好的。”市民焦海利說道。
從靜態展示到動態體驗,從被動觀賞到主動參與,這場活動讓神木非遺以更鮮活的姿態走進生活,讓傳統技藝在非遺傳承人和市民的互動中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圈粉”,不僅收獲了關注,更播下了傳承的種子。(張媛媛 賈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