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澳門收官戰的水花濺落,《奔跑吧》第13季在熟悉又陌生的氛圍中畫上句點,成員們陸續發出的告別小作文,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
李晨、鄭愷的長文如深潭回響,細數百期點滴;而某些寥寥數語的敷衍,卻讓觀眾品出幾分疏離的涼意,這微妙的溫差,恰是這檔國民綜藝當前處境的隱喻。
老將的壓艙石:在變局中守住魂魄
海報上始終屹立的李晨與鄭愷,早已超越普通MC的意義——當年能徒手撕碎所有對手名牌的“大黑牛”,如今在體能游戲中偶現力不從心的疲態。
但當他習慣性扶住踉蹌的新人,或在規則爭議時挺身而出,那份“大家長”的穩定感便油然而生。
對歷經十三季變遷的老觀眾而言,李晨的價值不再是絕對的力量,而是他存在本身所維系的“家”的實感。
鄭愷的蛻變更具戲劇性:從疾如閃電的“小獵豹”到如今為隊友兩肋插刀的義氣擔當,上一季他因周深受委屈怒撕艾倫名牌的瞬間,成為近年最富“江湖氣”的真實注腳。
這種超越劇本的本能反應,恰是觀眾堅信“這群人是真朋友”的根基。
而沙溢的轉型則引發復雜回響:曾經的“活寶”憑借自毀形象的搞笑功力貢獻無數表情包,如今瘦身成功的他雖更顯精致,卻似被無形的包袱束縛。
當那個能坦然躺地耍賴、被水淋透仍哈哈大笑的老沙逐漸隱去,觀眾懷念的正是被“精致化”消解的本真——藝人最珍貴的松弛感,往往在追求“更好”時悄然流失。
新血的強心針:以傷痛為代價的續命
老將筑底的情懷固然動人,但范丞丞、周深、宋雨琦等新血才是激活節目的強心劑。
范丞丞憑“嘴替”人設盤活整季,敢與導演叫板的少年意氣成為最佳笑點供應;
宋雨琦永動機般的拼勁讓男嘉賓汗顏;張真源、李昀銳則以實打實的體力輸出重塑團隊能量。
新血注入的代價卻觸目驚心——周深被艾倫拖行致傷的鏡頭引發軒然大波,將綜藝安全紅線問題赤裸拋至臺前。
粉絲憤怒聲討與周深事后為節目組緩頰的矛盾,折射出偶像工業中依賴與傷害并存的畸形生態。
年輕人幾乎是用身體為老牌綜藝續命,這道血痕讓“娛樂至上”的邏輯顯露出殘酷底色。
觀眾的放大鏡:在懷舊與求新間撕裂
走過十三季的《奔跑吧》,面臨最嚴峻的是觀眾迭代的審視。
初季觀眾追逐撕名牌的原始刺激,中期沉迷成員間的化學反應,如今則手持雙重標尺:既渴求新鮮感又難舍舊情懷。
節目組不斷調整配方——加入新MC、設計國風主題,卻總在“變味”的批評與“懷念天霸動霸tua”的聲浪中搖擺。
這種撕裂在收官時刻尤為尖銳,觀眾拿著放大鏡檢視每篇告別小作文的字數長短,從沙溢的身材變化解讀出“藝人迷失”,由周深的傷痕追問制作倫理。
當綜藝超越娛樂成為情感投射載體,觀眾實則在借節目梳理自身成長——從看熱鬧的學生到懂艱辛的社畜,從執著輸贏到體察人情。
奔跑的鏡鑒:在流動中共生
這面名為“奔跑吧”的鏡子,照見了李晨眼角的細紋與鄭愷漸厚的肩膀,映出范丞丞脫胎換骨的成長與周深隱忍的傷痕,更反射出我們自身的變遷。
當95后觀眾開始在彈幕懷念“古早味”撕名牌,某種吊詭的傳承已然發生——長壽綜藝的終極命題,或許從不是如何永葆青春,而是學會與變化共生。
正如收官夜澳門塔上的縱身一躍,縱使水花會落,奔跑的身影終將在新的地平線再度集結,只要壓艙石仍在,強心針未竭,這面映照時代的鏡子就永不蒙塵!
圖源網絡,侵權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