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顯示,俄羅斯和烏克蘭預計將于本周末,在伊斯坦布爾舉行新一輪談判。澤連斯基19日還急不可耐地喊話,要求加快談判節奏,甚至放話“俄方必須停止回避關鍵決策”。但是,俄羅斯專家戳破一個殘酷現實:特朗普根本不在乎談判桌上會發生什么,因為美國人早就完成了自己的核心KPI:把烏克蘭這個燙手山芋的軍援賬單,成功轉嫁給了歐洲盟友。
這場談判在特朗普眼里,本質上已經淪為一場“歐洲人的過家家”。想想看,當澤連斯基還在糾結停火條款時,華盛頓的政客們早就舉杯慶祝了——他們用“烏克蘭自衛應由歐洲負責”的邏輯,完美兌現了“美國優先”的競選承諾。特朗普團隊算盤打得精:既然歐洲比美國更怕俄烏沖突外溢,那就讓德國法國掏錢填坑。
俄羅斯人的態度更有意思,他們嘴上說著“早已準備好談判”,卻把會談地點第三次定在中立國土耳其——這分明是給歐洲面子而非美國。克里姆林宮清楚得很:只要軍援資金不來自美國,烏克蘭的戰爭耐力就會指數級下降。現在歐洲各國議會為每筆援烏資金吵得面紅耳赤,而華盛頓只需要隔岸觀火,這種局面簡直比直接施壓俄羅斯更符合特朗普的預期。
澤連斯基政府恐怕還沒完全意識到,當特朗普把“讓歐洲買單”寫進政策白皮書的那一刻起,烏克蘭在談判桌上的籌碼就被暗中抽走了三成,難怪澤連斯基忙不迭喊話。
這場談判背后的現實是,美國通過卸下軍援包袱,既保住了“支持烏克蘭”的政治正確,又實現了戰略收縮;歐洲接盤后獲得所謂“安全主導權”,實則吞下的是財政無底洞;而烏克蘭則淪為大國博弈的記賬單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