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伊朗似乎有些“病急亂投醫”。先是外長緊急訪華,轉頭又派最高領袖顧問阿里·拉里賈尼奔赴莫斯科,帶著中東局勢和核計劃的"求救信"求見普京。英法德三國雖然松口答應重啟核談判,但8月底的死亡倒計時已經啟動——要么談出結果,要么制裁大棒就會重新落下。這套熟悉的劇情讓人不禁想問:哈梅內伊政權在核問題上反復橫跳十幾年,怎么還在玩"危機邊緣"的老把戲?
看看德黑蘭這些年的操作軌跡,簡直是把大國當救命稻草的失敗教科書。2015年核協議簽完沒兩年就撕毀,特朗普退出協議后轉頭擁抱中俄,現在被西方制裁卡脖子了又想起談判桌。普京嘴上說著"建設性對話",實則連私人會晤都要"做好充分準備"。
核問題本質是場膽小鬼博弈,但德黑蘭顯然算錯了籌碼價值。普京確實說過"要實現目標需要時間",可俄羅斯自己的目標清單上,烏克蘭危機排第一,解除制裁排第二,伊朗頂多算個添頭。中國更不會為個不守承諾的伙伴賭上中美關系。
西方"三駕馬車"這次把最后通牒拍到桌上,其實是吃準了伊朗的軟肋。2015年協議崩盤后,德黑蘭的鈾濃縮純度從3.67%飆到60%,看似技術突破,實則把自己逼進死胡同——既達不到武器級門檻,又突破了民用紅線,除了刺激制裁毫無戰略價值。現在連傳統盟友俄羅斯都忙著應付特朗普的50天?;鹜?,誰還有余力陪伊朗玩危險游戲?
說到底,伊朗困局是自己種下的苦果。總以為擁核能換來大國尊重,結果韁繩稍微一緊就翻白眼;總幻想談判能解除制裁,卻又舍不得放棄核籌碼。這種既要又要的貪婪,最終演變成“狗不理”??纯慈思页r,要發展核武就不計一切代價,反觀伊朗,既想要意識形態大旗,又眼饞經濟紅利,最后落得兩頭不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