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國足跟隊記者馬德興在《國足選帥系列談》文章里,談到了中國足協(xié)在國足選帥方面遇到的一些問題。
該記者表示:中國男足國家隊當下究竟更適合哪一種踢法始終沒有明確,這才會導致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國家隊的技戰(zhàn)術打法始終在不斷改變。
自佩蘭率中國隊在2015年亞洲杯小組賽中以三戰(zhàn)三捷晉級八強后至今的10年時間里,不光是國家隊換了十任九位主教練(里皮兩次,包括久爾杰維奇此番臨時掛帥東亞杯),更重要的是,隊伍的打法和要求一直不斷在變。從佩蘭時代強調硬度、注重身體,到里皮的整體踢法,再到揚科維奇的防守反擊、到伊萬的菱形中場等等。至于如今中國男足各級國字號隊伍的技戰(zhàn)術指導思想與打法更不統(tǒng)一,也就無需再多贅言了。
按道理,對于中國隊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主教練這個問題,作為最高管理部門的中國足協(xié)早應該給出一個明確而清晰的答案了。但如今連最權威的部門都無法給出一個權威的、令人信服的說法,也就無需責怪外界各方人士的七嘴八舌了,所以責任還是要歸咎于中國足協(xié)。
至于更深層次的原因,恰恰就在于原本應該是精通業(yè)務的專業(yè)部門充斥著諸多非專業(yè)人士,決策時不是用足球思維、而是依然以行政思維左右和決定一切,也就是最通俗的說法即“領導說了算”。
這一次,足協(xié)希望由外聘的“技術總監(jiān)”(大概率是位外籍教練)來牽頭負責新一任國家隊主教練的競聘工作,而不是像以往由各個部門的負責人自行牽頭搞競聘,這當然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和變化。
對中國的球迷和老百姓而言,他們最樸素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時也可以說是最高要求,就是希望中國足協(xié)找一位能率中國隊進軍世界杯的主教練。外界不會關注足協(xié)為選帥擬定了多少條標準,但對中國足協(xié)而言,在自己擬定了這系列的標準和要求之后,去哪里找到能率中國隊進軍世界杯的主教練?這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甚至至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思路。而且,這么多年來中國足協(xié)也沒有建立起自己的人脈,領導層不斷更換,對外交流活動中也一直給人以“生面孔”的感覺,難以建立起長久的合作關系。所以,靠經紀人牽線搭橋便成了僅有的手段與方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