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三大核大國在日本擁核這事兒上,立場出奇地一致。簡單說,他們寧愿看到日本在地圖上被抹掉,也不愿讓它沾上核武器的邊兒。
為什么呢?因為日本的歷史包袱太重了,二戰時它就野心勃勃地想搞核彈,戰后雖然表面上低調,但手里攥著海量钚材料,隨時可能翻盤。三大國各有各的算盤,美國想維持盟友體系不亂套,中國和俄羅斯則防著日本舊賬重提,威脅自家安全。結果呢,大家都覺得,日本要是真擁核,東亞就得亂成一鍋粥,軍備競賽升級,誰都撈不著好。
先說日本的核野心,這事兒得從二戰扯起。日本從1941年起就偷偷啟動核研究,陸軍搞了個Ni-Go計劃,海軍有F-Go計劃,目標是分離鈾235造原子彈。研究團隊在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實驗室忙活了好幾年,從朝鮮礦區拉來鈾礦石提煉,還從德國弄了些材料援助。但資源短缺,盟軍轟炸不斷,情報還泄露,這些努力到頭來全白搭。
1945年4月,美軍炸毀了他們的熱擴散裝置,項目徹底黃了。8月,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扔下兩顆原子彈,造成20多萬人傷亡,這成了日本國民的集體創傷。戰后,1947年憲法第九條禁止戰爭力量,1967年首相佐藤榮作正式提出“三不原則”:不制造、不擁有、不引進核武器。1974年,佐藤還因此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看起來日本是真心走和平路子。
但現實沒那么簡單。日本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钚持有國之一,到2023年底,分離钚庫存約44.5噸,夠造幾千枚核彈頭。這些钚來自核電站再處理廠,比如青森縣六所村的設施,那里每天提取元素,技術水平高得嚇人。國際社會很多人擔心,日本核燃料循環能力強,如果哪天變卦,幾個月內就能組裝出核彈。
2024年,美國國務院多次重申,要監控日本钚庫存,確保不轉軍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更直白,多次指出日本不能忘歷史教訓,必須嚴守無核原則。俄羅斯外交部也聲明,如果日本發展核能力,會采取強硬回應。三大國為什么這么齊心?核心是利益重合。核武器是終極威懾,誰都不想多出個競爭者。美國提供日本核保護傘,承諾日本遭襲時用核反擊,但絕不支持日本自己擁核,怕破壞全球不擴散體系,刺激韓國、臺灣跟風,導致東亞軍備競賽。
中國對日本擁核的態度特別強硬,因為二戰日本侵華造成巨大傷害,民眾對日本軍事野心敏感。2023年,中國強調日本钚庫存對地區穩定是威脅,如果日本敢動核念頭,會面臨嚴重后果。中國還擔心,日本擁核會改變東亞力量平衡,威脅自家安全。行動上,中國2023年8月日本開始排放福島核污水時,第一個禁止進口日本水產品,認為這不只是環境問題,還涉及核擴散風險。
俄羅斯作為核大國,跟美國簽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控制庫存,但對日本有北方四島領土爭端,所以特別警惕日本軍事升級。2023年,俄羅斯外交部聲明,日本擁核會鼓勵其他國家效仿,破壞全球核平衡,尤其烏克蘭沖突后,俄羅斯對核擴散更敏感。
三大國在日本核問題上的共識,其實反映了全球核不擴散努力的緊迫性。日本戰后靠抱美國大腿崛起,但野心沒完全滅。二戰時東條英機推動擴張,導致慘敗,他1948年被絞刑,但現在面對朝鮮導彈和地區緊張,日本有些政客私下討論核選項。2022年,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核共享,雖然官方否認,但這讓中美俄警鈴大作。安倍2022年7月8日在奈良遇刺身亡,但他的言論影響還在。佐藤榮作1975年6月3日中風去世,他的“三不原則”成了日本外交招牌,但钚庫存讓原則顯得空洞。
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冷卻系統崩潰,反應堆熔融,輻射泄漏。事故后,污水積存超過百萬噸,日本從2023年8月24日起排放到太平洋。第一批1萬噸處理水注入大海,日本說稀釋后氚含量在標準以下,但周邊國家不買賬。中國禁了日本海鮮進口,俄羅斯批評不負責。
到2024年,日本多輪排放,海流把污染物擴散到北太平洋,魚類輻射水平上升。中國外交部說,日本這是自私,把全球海洋當垃圾桶。俄羅斯提議更激進處理方式,但三大國都加強外交施壓,要求日本透明報告庫存和排放數據。2024年9月,中國和日本達成協議,日本同意讓中國獨立監測污水,但根本矛盾沒解。
進入2025年,局勢更復雜。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稱,中俄朝構成全球安全最大威脅,是二戰以來最嚴峻環境。日本與美國觀察一致,臺海危機與日美安全相關。過去三年,中國軍艦在日本西南沿海活動增加兩倍。日本新首相石破茂2024年10月就職演說中,表示要建亞洲版北約,并擁有威懾力核武器。
韓國總統也發出類似聲音,越南和臺灣可能跟進擁核。俄烏戰爭改變各國立場,當專制政權用核威懾民主世界,美國不能明確保護盟友時,各自擁核成了保護方式。中俄支持朝鮮、伊朗、巴基斯坦擁核,打開潘多拉魔盒,中國鄰國紛紛擁核時,中國核武器就成玩具。
美國核戰略調整中,面對中國核建100枚ICBM,俄羅斯核威脅,強調需更大 arsenal 生存同時攻擊。2024年,中國核建使美國面對兩核對手,俄羅斯中國無核協調,但“無限制”伙伴加深安全紐帶。核俱樂部可能翻倍,南韓日本等追求核彈,美國權力衰退下,核擴散瀑布即將爆發。東亞最快,中國北韓建起,日本南韓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