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部新番。
它黑暗,致郁,朝著一切糟糕的形容詞沖鋒。
制作方在開頭就打出了免責聲明。
可評論區還是吵作一團。
開播四集,評分從9.0一路滑到8.6。
來聊聊——
章魚噼的原罪
タコピーの原罪
原作漫畫,是2021年末《少年Jump+》的黑馬。
也許你對《少年Jump+》沒有什么概念。
這么說吧。
日本知名精神病漫畫家藤本樹。
他的《炎拳》和《電鋸人2》都是在《少年Jump+》上連載的。
所以,《章魚噼的原罪》也絕非善茬。
想要堅持下去,需要直視人性黑暗的勇氣。
以下無漫畫劇透,動畫黨原作黨皆可食用。
01
說起來,其實章魚噼挺無辜的。
只因為長得像章魚,所以被撿到它的女主靜香起了這樣的名字。
章魚噼來自快樂星球,來地球就是為了散播快樂。
在它的視角里,世界是美好的,惡意是不存在的。
既然靜香救了它,那就要報恩。
看它掏出來的這些道具,說一聲章魚型哆啦A夢不過分吧。
但為什么,來見章魚噼的靜香臉上總是帶傷。
而“和好緞帶”,最后卻掛在了房梁上……
這還得從頭講起。
靜香,小學四年級生,被霸凌者。
茉莉奈,靜香的同班同學,霸凌者。
霸凌的方式除了拳腳暴力,還有語言上的施壓和孤立。
章魚噼到來之前,眾人對靜香被霸凌熟視無睹。
章魚噼出現以后,茉莉奈也沒消停。
而且,茉莉奈對靜香的恨是如此之深,就算章魚噼拿出能時光倒流的快樂相機,試圖在每一條時間線里改變命運也無濟于事。
即使靜香避開了茉莉奈,她也一定會找上門來,然后命運再次回到原點。
每次時間倒流,靜香就會變得更陰暗一些。
慢慢地,從軟弱,到冷漠,靜香在一次次重復里沉淪。
為什么會這樣?
問題,出在家庭。
靜香出身于單親家庭,父親玩消失,母親是個陪酒女,對她毫不關心。
跟她關系好的,只有家里的狗“恰比”。
而茉莉奈則是標準的校園反派家庭,出軌的爸,軟弱的媽。
母親將家庭的破碎,對丈夫的憤怒,都轉嫁到了女兒的身上。
最關鍵的是,茉莉奈父親出軌的對象,是靜香之母。
茉莉奈的仇恨,繼承自她的母親,她憎惡自己破碎的家庭。
她對靜香的霸凌,是一種泄憤,仿佛只要靜香消失了,父母就能重歸于好。
原本,瘦弱的靜香根本無從反抗。
章魚噼因為根本無法理解人類的惡意,也只能找到“包餃子”的調合辦法。
結果在它的幫助下,靜香還是尋了短見。
它只知道,靜香很痛苦,所以它要讓兩人和好,不讓靜香再受傷。
于是,在又一次霸凌發生時,章魚噼抄起能倒流時光的照相機,沖向了茉莉奈。
然后,茉莉奈就滿頭鮮血地倒在了地上。
劇里,此時章魚噼的心理活動讓人不寒而栗——
她一定是死了吧……我做錯了嗎?
但,靜香露出了認識以來,最燦爛,也最真心的笑容。
她恨的人,終于也被報復了,而且死去了。
那么我做的,就一定是對的吧。
02
坦白說,Sir太理解為什么《章魚噼》會出現爭議了。
它同時觸動了我們兩根敏感神經。
校園霸凌,與原生家庭。
同時,還夾雜著未成年犯罪,洗白與黑化,機械降神等等元素。
作者把所有霸凌的要素一股腦兒塞進了作品里。
并以此作為噱頭來吸引觀眾。
于是,它的罪狀之一,就是娛樂化苦難,把霸凌當成一種獵奇的看點。
但真的娛樂化了嗎?
故事里的三個主角。
靜香,茉莉奈,還有后來幫助靜香一起隱瞞茉莉奈之死的共犯東。
沒有一個是完美受害者。
茉莉奈自不必說,她的霸凌行為是板上釘釘的作惡。
即使她的家庭不幸解釋了一部分作惡的原因,但也絕不成為她向靜香施暴的理由。
靜香呢,她的黑化是理所當然的,對茉莉奈有著復仇之心再正常不過。
但,在茉莉奈死后,她一直利用對她示好的東,以此來達成自己前往東京的目的。
還讓他為自己頂罪。
主動拉其他人下水,進入一個明知是惡的事件。
這當然也是一種作惡。
最后是東。
他一直暗中關心靜香,執行力與判斷力極佳。
茉莉奈死后,就是他主導的計劃,隱瞞了這一切。
然而他這么做的原因,只是靜香拜托了他。
他從小生活在極度偏心的世界里,父母總是拿他和兄長對比,讓他無比自卑。
劇中的一個意象,是松餅。
對東來說,松餅是在他做得好的時候,父母給他的獎勵。
可大多數時候,給他的松餅最終都會被扔掉。
這也成為了他的執念。
在靜香拜托他的時候,他的腦中飛快閃過的,除了女孩的身影,還有堆積成山的松餅。
那是父母對他積累的失望。
三個扭曲的家庭,塑造了三個扭曲的孩子。
并直接導向了章魚噼無論時光倒流多少次都無法更改的結果。
因為對于這三個孩子來說,這一切都是成人世界痛苦的延續。
而且,這些也從來不是“長大了就會好的”。
比起學校,家庭才是孩子們能學習的最小單位。
茉莉奈從家庭里只學到了情緒轉移與仇恨,于是她就將這種痛苦轉嫁到了靜香身上。
靜香從母親身上學到了漠視與利用。
于是她有樣學樣地用在對她有好感的東和天真的章魚噼身上。
東的父母是完美主義偏執狂,于是他也是這樣。
在少年互相的惡意背后,是從父母到老師,成人世界的集體失能。
Sir不否認,《章魚噼》的世界線是一種極端的設定,它有意地將原本該由成年人承擔的責任,全部壓到三個十歲出頭的小學生身上。
再以此為前提,設計出所謂黑深殘的劇情。
唯一能做到機械降神的章魚噼,還偏偏是白紙一張。
在充滿刻意感的劇情推動下,整部作品的節奏朝著為黑而黑一路滑坡。
但,對作品的批評,不應該只聚焦于“是否洗白了霸凌者”或“茉莉奈/靜香這樣做是有苦衷的所以能夠原諒”。
甚至是“作品就是在給現實受害者們傷口上撒鹽”。
展示成因,并不意味著洗白角色。
不是完美受害者,也不意味著她的動機站不住腳。
當觀眾們沉迷于給自己支持的角色站臺,試圖證明她們在這場黑暗扭曲的故事中行為的正當性時。
我們不該忘記。
惡行就是惡行。
痛苦就是痛苦。
轉嫁痛苦,拳腳暴力,長期欺壓同學是惡行。
利用他人,隱瞞死亡,讓他人為自己頂罪也是惡行。
而更大的惡行,是來自于上一代的惡的傳遞。
那是作惡和不作為的大人們,與無法自救只能互相傷害的孩子們。
忽視這些問題,而只顧著為角色們合理化行為的舉動。
甚至是擅自期待一個爽文的結尾。
就如同章魚噼一樣。
天真、自由、自以為是的誤解。
以一種魯莽的善意,將事情推向無可挽回的境地。
03
現在,還剩下一個問題沒有解決。
這個問題來自劇名。
《章魚噼的原罪》,這份原罪是什么。
有人說,章魚噼代表家長,看似熱心,實則漠不關心,只想當和事佬。
也有人說,它不幸遇上了這群小孩,從而把自己帶進了泥沼。
但在Sir看來,這份原罪沒有那么復雜,只是兩個字。
無知。
由于無知,所以它無法理解霸凌的實質,也無法感同身受靜香內心的仇恨。
由于無知,所以它不清楚自己的那些道具真正的力量。
由于無知,很多時候它自以為是的拯救甚至近乎于傲慢。
就像第一集里,章魚噼拿出了翅膀,想讓靜香體驗飛翔的感覺。
但靜香只是說了一句:
就算能在空中飛,也改變不了任何事
而章魚噼對此的理解,是人類每晚都會練習飛行。
這種理解上的錯位,讓章魚噼變成了一個最具破壞力的惡人。
因為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力量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
所以,它才會把那些本應用于散播快樂,傳遞幸福的道具,全都用在了掩蓋真相,迎合靜香身上。
因此,如果從事實的角度來說,章魚噼毫無疑問是有罪的。
它的罪就是無知,以及隨之而來的傲慢。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它隨意插手,這個故事不會有這般冷酷的走向。
但,這真的能怪章魚噼嗎?
別忘了,它剛剛降臨地球幾天,對人類的了解,全部來源于靜香。
某種意義上,它也是一個孩子。
而且,是真真正正最純凈的,從未被世事污染過的孩子。
而撿到它的靜香,在事實上成為了它的家長。
但,很可惜,靜香無暇去引導它,只把它當工具。
于是,在本應積累社會經驗的時間里,章魚噼能接觸到的,只有周遭針對靜香的無盡的惡意。
而且,脫離了靜香和東之外,它也無法一個“人”活下去。
有沒有一種既視感。
這正是劇中,三個孩子與他們父母的相處關系。
他們的年齡還不足以辨別真正的善惡,他們的能力也不支持他們脫離家庭。
于是,茉莉奈耳濡目染,靜香潛移默化、東有樣學樣。
最終讓事件滑向了一場無可辯駁的悲劇。
《章魚噼的原罪》沒有脫離傳統校園霸凌故事的寫法。
它集中塑造的,還是以“人性惡”來制造看點,烘托悲劇氛圍。
落腳點放在家庭創傷與惡之傳遞,也不算新奇的做法。
甚至可以說,這是日系作品里一以貫之的套路。
把一切都甩鍋到原生家庭頭上,然后就萬事大吉。
但這部動畫也打破了以往的套路。
覺得弱者一定都能復仇,只要他們站出來,霸凌就會消失。
在《章魚噼的原罪》里,惡人很明確,就是家庭里的家長。
尤其是完全隱身的靜香之父,與出軌的茉莉奈之父。
他們是這份惡的源頭,是讓所有人都變得不幸的起始。
但即使知道了,乃至更進一步,消滅他們了,又能怎樣呢?
人人都有血淚,于是選擇成為更弱小者的加害者。
沒錯,讓靜香和茉莉奈還有東走上不歸路的,是章魚噼那自以為是的善良。
但,利用無知的善意,來投射心中無處安放的陰暗的,是人。
有無數個案例,無數的作品,告訴人們家庭與欺凌的悲劇。
可在時間輪轉中,我們唯一學會的。
好像也只有不斷地爭論。
爭論誰對誰錯,痛罵作品只揭露問題沒解決問題。
就像《混沌少年時》里,少年犯吉米的父親,用油漆蓋住了車上的涂鴉。
仿佛這樣就能遮蓋所有問題。
卻忘記了。
能把傷口撕開,讓人們對此發表議論,去思考這層層疊疊的惡到底該誰負責。
本就是一種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