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至蟠龍湖。樂至縣委宣傳部供圖
7月24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樂至縣了解到,為持續擦亮“中國田園詩歌之鄉”品牌,樂至縣第七屆田園詩會將于7月28日舉行,主題為“煙火里的詩意樂至”。詩會期間,除為第四屆中國(樂至)田園詩歌大賽獲獎者頒獎,主辦方還將圍繞樂至籍文化名人謝無量開展系列活動。同時,本屆詩會恰巧遇上樂至縣第十三屆燒烤美食文化周,“詩意”與“煙火”的碰撞,將為公眾奉上一場不一樣的文化盛宴。
歷史底蘊深厚 這里的煙火氣十足
自北周建德四年(575年)建縣以來,樂至悠久絢爛的文化已綿延1400余年,留下了理學鼻祖陳摶、宋代名相寇準的傳奇故事,誕生了文韜武略、享譽中外的新中國開國元勛陳毅元帥,孕育了孫中山大本營秘書長、著名書法家謝無量,涌現了英勇善戰的紅四師師長葉鏞等仁人志士。千余年的悠久歷史,積淀了多彩的文化、滋養了淳樸的民風,樂至人民樂觀豁達、勤勞善良、熱情好客。
“陳毅故里”,是樂至一張重要名片。7月18日,在“錦繡天府·安逸四川”之紅色旅游央地媒體聯動采訪啟動儀式上,發布了“偉人故里”等6條紅色旅游線路,陳毅故里景區位列其中。
另一方面,樂至物產豐富,美食獨具特色,尤以燒烤最具代表。當地致力于打造“中國烤肉美食之都”文旅名片,每年慕名而來的游客多達百萬。目前,隨著技藝的更新,樂至燒烤不斷發展壯大,逐步擴展到了重慶、成都、內江、遂寧、資陽等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川中民俗飲食文化。
“它不僅是炭火上滋滋作響的美味,更是咱樂至人骨子里的熱情,也是‘煙火旅游勝地’最鮮活的注腳。”樂至縣燒烤協會會長胡繼華表示,當地燒烤從街頭巷尾的小生意,做成了響當當的地方品牌,希望借“美食+文化+旅游”的東風,讓更多人知道“安逸走四川·快樂游樂至”不是空話,讓大家來了就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以詩為媒 持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樂至自然風光秀美,境內植被蔥郁、空氣清新,森林覆蓋率達43.8%,年均氣溫16.7℃,空氣優良天數超過90%,是全國綠化模范縣和省級生態園林縣城,被譽為成都近郊“后花園”。境內旅游資源豐富,有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陳毅故里、資陽濛溪河遺址、千年古剎報國寺、丘區水鄉蟠龍湖等風景名勝,當地正加速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加快打造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巴蜀美麗鄉村旅游目的地。
此外,依托悠久的蠶桑產業發展基礎,樂至縣按照區域化布局、園區化建設、工廠化生產的思路,以優質蠶桑種養產業、桑資源加工產業、農桑文旅融合產業為重點,推動蠶桑產業“追趕跨越”。2022年,該縣被中國絲綢協會授予“中國桑都”稱號,這也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級城市。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才能留得住鄉愁。樂至的綠色生態本底,也為田園詩歌創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從2017年起,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攜手樂至縣,成功舉辦了六屆田園詩會活動,品味“樂在蜀中、至善至美”的獨特韻味。田園詩會影響力不斷擴大,眾多文學大家、著名詩人相聚樂至,圍繞田園與詩歌展開詩意對話,樂至也先后被授予“中國田園詩歌之鄉”和“田園詩歌創作基地”。
以詩為媒,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近年來,樂至縣持續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資同城化發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等重大機遇,立足“陳毅故里”“中國桑都”等特色資源,積極推動文旅多元業態齊頭并進、深度融合,構建起文旅融合發展的“樂至模式”。
下一步,樂至將以舉辦田園詩會為契機,夯實人文根基,提升文化實力,涵養文化自信,不斷創響“中國田園詩歌之鄉”文化品牌,為助力成渝地區中部崛起貢獻文化力量。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陳遠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