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沖突之后,伊朗開始重整軍備,試圖讓中東變天!美國和以色列掌握制空權,令伊朗吃盡了苦頭,如何反制成了下一步的關鍵。根據印度媒體《亞洲防務安全》在2025年7月23日的爆料,伊朗正在秘密采購殲-10C戰斗機。根據印度媒體引述所謂“接近伊朗空軍領導層”的消息人士稱,購買殲-10C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是在2021年簽署的25年期伊朗-中國戰略合作協議的框架下,悄悄進行。這一時間節點也比較符合伊朗考察殲-10C的歷史情況。
有關伊朗引進殲-10C戰斗機的流言一直存在,現在印度媒體表示,早在2021年時,伊朗空軍就開始秘密采購殲-10C戰斗機的工作,一旦完成,那么將對中東地區的力量對比產生巨大的影響,美國和以色列會被激怒。以伊沖突只是停戰,不是結束,現在美國和以上了可能會考慮再次轟炸伊朗目標。美國總統特朗普已經公開確認在考慮再度空襲伊朗,以色列更是加緊囤積彈藥,為下一次空襲做準備。
伊朗一直受到西方的武器禁運,無法采購新戰斗機,再加上心態上的問題,不急于采購新機,長期只是使用過時的老爺機。主力的F-14戰斗機、F-4戰斗機和F-5戰斗機都有超有45年以上的歷史,伊朗試圖發展自己的航空工業,可惜距離滿足自身需求仍有不小的距離,目前也只是翻新和復制老爺機,也因此,伊朗空軍早已落后于時代,這一點在以伊沖突中有明顯的體現,伊朗吃了大虧。
伊朗一直在尋求新戰機,考察過多款型號,其中就有殲-10C戰斗機,一款非常有吸引力的戰斗機,屬于四代半戰斗機,還相當便宜,沒有附加條件。
殲-10C戰斗機在技術上,對伊朗空軍擁有“飛躍”式的影響,其配備了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數字駕駛艙、現代數據鏈系統和先進的電子戰套件,以及遠視距的空對空導彈等武器,在印巴空戰之中,殲-10C戰斗機與PL-15E遠程空對空導彈的組合擊落了至少6架,至多8架印度空軍的戰斗機,PL-15E遠程空對空導彈最大射程可能達到200公里,比美國和以色列使用的AIM-120D先進中程空空導彈射程更遠。
一旦伊朗獲得殲-10戰斗機與PL-15E遠程空對空導彈,將使伊朗擁有局部優勢。從俄烏實戰的經驗來看,空戰已進入超視距決戰時代,空對空導彈的射程越遠越好,目前能夠比PL-15E遠程空對空導彈射程更遠的導彈,實在是難找了。
印巴空戰證明,中式作戰體系非常有效,如果伊朗向巴基斯坦學習,那么在保衛戰略設施等方面,伊朗的能力將得到加強。對以色列更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再想轟炸伊朗就遇上難題了。
雖然殲-10CE戰斗機不會消除以色列F-35I戰斗機所帶來的代差優勢,但是雙方的力量對比會發生大的變化,會讓以色列遇上更多的麻煩,造成更大的阻力。對美國也不是好消息,這是挑戰美國在中東的控制權,給美國造成新的壓力。
當然了,對于伊朗自身也是一個挑戰,殲-10CE戰斗機在技術領先伊朗現役戰機至少30年,如何維護與保障都要適應,其技術先進,電傳操縱系統、航空電子設備,尤其是雷達等,其使用與維護涉及不少問題,人員需要培訓等,這都屬于新機帶來的問題,伊朗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和時間成本。
對伊朗來說,殲-10C戰斗機的價格相當便宜,采購單價不會超過1億美元,可能壓縮到8000萬美元,這比其他國家的戰機要便宜許多,還不會有任何附加條件,在付款方面條件也相當寬松,可以支持多種方式。如果伊朗借機加強自身的航空工業,也可以考慮引進生產許可證,這更不算是大問題。
可是,關于伊朗想引進殲-10戰斗機的傳言不少,只是伊朗一直沒行動,如今被打痛了,才想到要采購,明顯晚了。現代軍機采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使用幾十年的裝備,選擇起來必然要謹慎,僅談判很可能持續三年左右,從簽約到交付也需要三年時間。至少5-6年的時間跨度,才能真正用上這款新機。
目前的中東局勢已經非常緊張,美國和以色列對伊朗依然是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動軍事行動已經拖不了幾年。很可能就要幾個月內必有最終的結局,伊朗現在才想到采購新的裝備,完全就是“遠水不解近渴”。
伊朗在軍火采購方面出現過懈怠,因為可以與美國進行談判,解除對自己的封鎖,也曾經對西方戰機表示濃厚的興趣,伊朗自己就承認當年曾經試圖引進法國的“陣風”戰斗機。
伊朗輕視戰爭威脅,在軍火采購方面沒有急切的心態,錯失了許多重要的機會,最終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這一點應該為各國所關注,不能犯同樣的錯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