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話題的熱度最近一直居高不下。近日,一位網友因家中囤積大量“吧唧”(徽章),半夜突發不適,緊急就醫,疑似甲醛中毒。前不久,“男子6萬月租住進甲醛房”的話題也登上熱搜。其實,生活中常見的家具、玩具、日用品等,都可能暗藏甲醛等有毒物質超標的風險。
生活中有哪些“隱藏毒物”?
為什么囤“吧唧”可能引發甲醛中毒?這是因為“吧唧”產品主要由徽章膠水和塑料包裝構成,在夏季高溫環境下,這些材料會釋放甲醛等有害物質,長期堆積在家中便引發了人體不適。
除了“吧唧”之外,還有些玩具、日用品也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
比如,“捏捏樂”玩具甲醛超標很嚴重。據央視新聞近期曝光,隨機抽檢的11款“捏捏樂”中,100%檢出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質,部分產品總揮發性有機物含量高達30000微克每立方米,相當于新車未通風環境的數倍。而《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規定,總揮發性有機物的限值為600微克每立方米。
部分毛絨玩具中也含有甲醛。工廠在制作毛絨玩具的過程中,會添加柔軟劑、固色劑、防水劑、黏合劑等助劑,來提高紡織品防縮、免燙等功能,這些助劑中就含有甲醛。
還要當心手機殼。部分小作坊為壓縮成本,在制作手機殼中會使用工業膠水,這可能導致手機殼中的甲醛、苯系物超標。如果新買的手機殼有濃烈的刺鼻氣味,當手機發熱時,刺鼻氣味更明顯,就很可能是有毒有害物質超標了。
此外,常見的快遞箱也有風險。為了降低成本,一些商家會選擇劣質的膠帶、塑料和紙箱進行包裝,這些材質中也有甲醛等有害物質。因此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積快遞紙箱、快遞盒、尼龍袋等。
哪些家具家居用品容易甲醛超標?
除了上述“隱藏毒物”之外,生活中甲醛來源的大頭正是家具家居用品。
甲醛主要存在于各種膠以及含膠的材料中。俗話說,無醛不成膠。不合格的膠水會導致膠粘制品中的甲醛、苯、總揮發性有機物等有害化學物質超標。新房裝修時建議購買大品牌的玻璃膠、乳膠漆、油漆、涂料等,從源頭上進行控制。
說到甲醛不得不提人造板材。人造板材在生產過程中使用了大量以脲醛樹脂為主要成分的膠粘劑。脲醛樹脂會長期、緩慢地分解并釋放甲醛,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環境下。
所以,用人造板材制作的各類家具,如復合木地板、櫥柜等,難免存在甲醛超標的風險。即使單件家具甲醛沒有超標,但大量家具、地板、涂料等集中在有限空間內,也可能導致室內甲醛總量超標。
正因為板材的環保問題引起大家關注,新國標中對甲醛的限量更嚴。《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GB 18580-2025》中明確,刨花板、纖維板等人造板必須達到E級。消費者在市場上還可以選擇到ENF極、E0級、E1級等不同等級的板材。
在家居用品中,甲醛可能來源于窗簾、沙發、床墊、地毯等。
有些廉價窗簾,一靠近就會聞到刺鼻氣味,因為化纖面料在防皺、防縮、阻燃、印花染色等工藝中,常加入含有甲醛的助劑。建議購買高溫定型過的窗簾,安裝前也可以水洗或高溫熨燙一次。
很多棕櫚床墊,尤其是硬棕墊,會使用大量脲醛膠粘合棕絲。劣質海綿填充物同樣可能使用含甲醛的粘合劑。所以要盡量選擇膠粘劑少的款式。
沙發和地毯中也可能有甲醛。很多沙發框架使用的是人造板材,還不排除部分廉價沙發用劣質海綿填充物。沙發、地毯面料在印染等工藝中也可能使用含甲醛的膠粘劑。建議盡量選擇有環保材料認證的產品,到貨后盡快拆開包裝,通風晾味。
實際上,甲醛在生活中很普遍。大多含有甲醛的日用品還同時包含苯、總揮發性有機物等一系列有害化學物質,且釋放周期很長,并在夏季高溫高濕的條件下會加速釋放。所以,夏季建議經常開窗通風,不要為了吹空調一直關閉門窗。
原標題:《夏季甲醛會加速釋放!哪些日用品需要注意?》
欄目主編:任翀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邵競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白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