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時,如果有低分考生意外高錄,這種意外之喜,稱之為“撿漏”。
高考撿漏是考生志愿填報比較“巧妙”,他將招生政策摸得透,比如在提前批時候追名校,在特殊專業上搞逆襲,在征集志愿上鉆空子等,最終以相對較低的分數成功被較高水平的大學錄取。
撿漏畢竟是極少數的,有人說主要靠運氣。
史上最幸運的撿漏者,應該是幾年前河南的兩位考生,他們以不足550的低分成功撿漏到北京大學。
事情發生在2019年,河南有兩位高考生,一個姓劉,一個姓趙,他們的分數不高也不低,劉某考了542分,趙某考了536分。
當年河南理科一本線是502分,這兩個學生只是超一本線而已,按正常情況,985大學想都別想,211高校也差得很遠,只能錄取一所省屬一本院校而已。
但是,這兩名同學偏偏敢于填報北京大學,還是第一志愿,膽子也太大了。
原來,河南省有國家專項計劃指標,只有農村貧困地區的學生才能填報。2019年北京大學在河南省投放了6個國家專項計劃名額。
國家專項計劃是單獨報志愿,單獨錄取,不降分,但是根據志愿情況一般低于普通錄取線20分左右。
那年,北京大學普通類理科錄取分數線是684分。
河南這兩個同學,不是一個地方的,但都卻想到了一塊,他們或許覺得國家專項計劃大都是985大學,這個分數根本不可能錄取,但是又不想放棄專項計劃志愿,既然填報了,那就報北京大學,碰碰運氣。
世界上的事情,還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想到了,就有可能做到。
錄取時,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
北京大學8個國家專項計劃指標,志愿不多不少,一本線上只有8個考生填報了北京大學。
前6名考生分數都是667分以上,到第7名、第8名出現了斷崖式的墜落!
河南考生劉某排在第7名,分數只有542分,排在第8名的趙某更低,只有536分!
按照投檔規則,只要考生達到一本線以上,從高到低1:1投檔給大學,河南省考試院就將劉某和趙某投給了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犯愁了!
這兩個考生分數也太低了,北大從來沒有錄取過這么低的考生,于是北京大學以分數較低為由,提出退檔。
只要投檔,考生都能夠在網上看得到檔案運作情況,兩位考生知道自己的分數低被退檔了,但是并沒有放棄,而是提出申訴:說我們的分數雖然低,但按照錄取規則合情合理合法,北大不應該退檔。
這件事情經過網絡曝光,出現了各種爭論。
大部分網友認為,北大應該錄取這兩個學生,因為錄取規則有法律效應,不能因為這兩個同學分數低一些就被退檔。
北大的一些學生不樂意了,說北大是在全國“掐尖”,錄取的學生大都是全國各地的高考狀元,這兩個學生不過是鉆了空子,我們心理也不平衡。
這時北大招辦又提出,這兩個學生分數太低,即使錄取到北大,學習也趕不上,將來很可能不能畢業。
網友立刻提出不同意見,說河南的考生勤奮,河南的550分和北京的650分水平是相差不多的,而且本科院校的課程水平也就那樣,河南550分考進北大未必不能讀下去,河南競爭本身就特別的激烈。
于是北大第一次退檔,第二次退檔,第三次退檔。
好在大部分網友支持北大錄取這兩名考生,河南考試院也堅持按規則連續投檔,最終這兩名學生被北京大學錄取了。
這兩個學生成了最大的撿漏者!
這件事情被傳為佳話,年年高考時都被人提起。幾年過去了,兩個學生也畢業了,他們在北大到底怎么樣呢?
兩個當年被質疑不能畢業的河南學生,如今都已經順利畢業,雖然沒有獲得保研的資格,但是一位同學甚至成功考研到北大。
本科畢業,能夠憑自己的實力考研到北大,不是誰都能夠做得到的。正如有個網友說的那樣:“我努力十八輩子估計也摸不到北大研究生的邊!”
正所謂英雄不問來處,這兩個同學能順利畢業,就說明河南考生不是白給的!
仔細想想,河南省這兩位同學能夠撿漏,屬于“無心插柳柳成蔭”,確實有運氣的成分在。他們錄取到北大后,努力學習,一點都不輸那些“高考狀元們”!
因此驗證了只要你努力,什么時候都不晚的道理,天才出于勤奮,有些高分生,即使考上了985大學或211高校,如果上大學后,松懈了,貪玩了,成績一樣會跌倒谷底,最后不能畢業。
你對這件事情怎么看呢?請在評論區里留言,謝謝朋友們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