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份,特朗普將所謂“對等關稅”政策的生效時間,向后拖延了90天。原定在今年7月初,這一政策就正式生效了。但或許是考慮到太多國家還未和美方就關稅問題展開談判,7月8日特朗普再一次宣布延期,將期限延長到8月1日,并表態時間不會再變了。
眼看時間所剩無幾,菲律賓這邊也著急了。日前,菲總統小馬科斯就飛往美國,準備就貿易、關稅等問題和特朗普展開談判。
(小馬科斯)
從菲方這邊的報道來看,小馬科斯出發前可謂是信心十足,其表示自己這一趟的首要任務,就是推動加強經濟合作,深化菲律賓和美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領域。同時他還計劃向特朗普及其內閣轉達,菲律賓已經準備好談判達成一項雙邊貿易協定了,以此來確保建立一個強有力的、面向未來的合作,到時候菲律賓和美國都能從中受益。
除此之外,小馬科斯率領的代表團規模也是史無前例的,不僅有新任外交部長、國防部長,還有國家安全顧問、貿易和工業部長等等,可以說關鍵部門的官員都帶上了。
對于這一趟訪問,菲方也非常自豪,稱這次會晤將是特朗普就任以來,第一次和東盟國家領導人的會晤,凸顯出了美菲關系的特殊性以及強勁發展的勢頭。
然而從最終談判來看,結果似乎并不如意。
《美國—菲律賓互惠貿易協定》框架顯示,美國將對菲律賓商品征收20%的互惠關稅,而這一數字是菲方預期的兩倍,同時比最初美國提出的17%的對等關稅稅率還要高,也就是說,小馬科斯赴美談判,反而還把稅率給談高了。
根據這一稅率來預測,菲律賓接下來對美國的大部分出口產品將下降,包括化學品、機械、礦產以及肉類等。同時關稅稅率的提高,也將抑制國內的需求,并引發中小型制造商裁員。
此外,另一項規定是,美方禁止菲律賓政府向當地的制造商提供非商業補貼,除非事先說明補貼會對美國貿易和投資產生的潛在影響。而這一點,嚴重損害了菲律賓實施獨立產業政策的權利。
(特朗普展示對等關稅政令)
更過分的是,美方還在協議草案中要求,若菲律賓和“具有敏感性的第三國”,簽訂了新的雙邊或優惠貿易協議,美方可單方面終止本協議。
雖然協議沒有明確點名,但是結合中美戰略競爭背景以及菲律賓的外交現實,這一條款顯然指向的是中國。而美國方面的目的,就是要對菲方的外交活動展開干預,防止菲方和中國達成任何貿易協定,迫使菲律賓在經濟上也效忠于美國,從而能更好地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在政治領域對華施加更大壓力。
再加上菲律賓還是東盟的成員國,通過單邊條款來阻撓中菲深化合作,也一定程度上干擾了東盟的一體化進程,削弱了中國和東南亞的經濟紐帶。
美方的這種做法,實際上剝奪了菲律賓自主發展對華關系的空間,點頭簽字的小馬科斯,更是直接斬斷了中菲合作的后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