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戰俘回去就安全?是重啟!直接送你回前線
最近,俄烏又開始新一輪戰俘交換了,按理說這應該是“好消息”對吧?
但等等,你真以為被換回去就能回家種菜、抱娃、直播跳舞了嗎?
那你可能是把戰爭想得太溫柔,把普京和澤連斯基想得太慈祥了。
按照兩國在伊斯坦布爾達成的協議,這波交換繼續搞“全部換全部”,重點照顧重傷員、重病員,人道主義精神拉滿。
不過別看嘴上說得好聽,真被換回去后,那可不是“英雄歸來”,而是“能用的趕緊修一修,再上前線打滿勤”。
你看看俄羅斯這邊,兵力告急,征兵拉到退役老頭都不放過,戰俘能打仗的,那當然當寶貝收;
烏克蘭這邊也一樣,西方支援再多,兵也不是無限造的,戰俘里只要沒缺胳膊少腿,教官一訓,分分鐘又能變回沖鋒隊長。
所以說,這戰俘交換,簡直跟“軍人循環再利用”一個味兒的。
一邊交換,一邊打包發回前線,跟那種“翻新手機”一樣,看起來是舊的,其實還能戰。
當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直接上戰場。那些傷得實在太狠、精神狀態瀕臨“見馬克思”的,也有可能被安排去看倉庫、發干糧、值夜班,但別高興太早——下次前線缺人,說不定還輪到你。
而且俄軍這邊據說還有一套“篩選機制”,誰能打誰不能打,一看就知道目標明確:
能上戰場的留下,不能打的——你是誰?你回去干嘛?你是來養老的嗎?我們是前線,不是療養院。
總結一下——戰俘在戰俘營里雖然吃不好、睡不香,但起碼命保得住;
被換回去之后,那就不好說了——你不是“回家”,你是“重開副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