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國際航空業和地緣政治圈同時炸開了鍋。先是空客突然宣布在中國啟動A321機身系統裝配——這可是空客單通道飛機里最難啃的骨頭;緊接著中國外交部冷不丁解除了對歐洲議員彼蒂科菲爾的制裁;還沒等外媒分析出個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專機已經降落在中國。
空客這次玩得夠狠,直接把看家機型A321的系統裝配搬到了中國天津。要知道A321可比之前在中國組裝的A320復雜多了,那些飛行控制、液壓系統的安裝調試都是硬骨頭。但空客就是敢干,7月初就把前后機身運到了天津港,50天后就要在天津完成全系統裝配。這速度,比德國本土工廠還快三成。
馮德萊恩(資料圖)
為什么這么急?看看波音的慘樣就明白了。737MAX復飛后又連著出事故,訂單直接跌。反觀空客,借著中國這個大客戶,訂單逆勢增長。更絕的是,空客天津工廠現在每出廠10架A320系列飛機,就有4架是最賺錢的A321。
空客雖然是歐洲企業,但德法兩國持股超過50%。這次,明擺著是要幫歐洲航空業在美國的關稅大棒下殺條血路。馬克龍天天喊"歐洲戰略自主",這回算是動了真格。
就在空客官宣合作后不到24小時,中國外交部突然放了個大招:解除對歐洲議員彼蒂科菲爾的制裁。
但仔細琢磨就發現門道了。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說得明白,這是中歐"商定"的結果。中國給歐洲議會這個面子,換來的可是實打實的好處。更關鍵的是,中方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
馮德萊恩的專機落地北京時,她在X平臺發了段意味深長的話:"要為未來50年的中歐關系定調"。
中歐合作這半個世紀以來,確實結出了不少甜果子。你看看空客在天津的工廠,再看看中歐班列上跑的貨,都是實打實的共贏。20億老百姓的飯碗跟這個關系密切著呢,這不是虛的。
馮德萊恩(資料圖)
現在世界上有些人總想著關起門來搞小圈子,動不動就揮舞制裁大棒,搞得烏煙瘴氣。這時候中歐坐下來好好談談,可不光是為了咱兩家,對全世界都是個定心丸。
美國推動"脫鉤斷鏈"的企圖在航空領域正遭遇現實挫敗——企業需要生存空間,市場遵循增長規律,合作才能創造共贏,這些經濟法則遠比政治口號更具說服力。
面對空客攜技術優勢、市場布局和合作誠意強勢出擊,面對中國供應鏈深度融入全球航空產業鏈的現實,波音若繼續依賴"安全警示""貿易壁壘"的老套路,不僅難以維系客戶信任,更無法逆轉產業發展的時代潮流。
眼下正是個關鍵時候,中歐關系走到十字路口了。往前看有機會,但挑戰也不少。建交50周年這個當口,最該做的就是摒棄那些零和博弈的老思維。這次會晤要是能成,那就是向世界宣告:開放合作才是正道,搞保護主義那一套終究行不通。我們這邊誠意是夠的,就看歐方能不能拿出同樣的務實態度來。
馮德萊恩的算盤打得精。她帶來的是訂單,帶走的是中國"支持多邊主義"的承諾。既安撫了德法工業巨頭,又能在國內宣傳"捍衛歐洲利益"。
現在最睡不著覺的,恐怕是波音CEO。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航空市場,波音份額已經跌了,而空客則飆升。
馮德萊恩(資料圖)
回頭看這三件事,表面上是商業合作和外交禮儀,骨子里卻是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空客的A321生產線像一根鋼釘,把中歐利益牢牢鉚在一起;中方解除制裁的舉動,拆的是美國編織的孤立之網;馮德萊恩的北京之行,則給建交50年的中歐關系按下了加速鍵。
當波音工程師還在為737MAX的軟件漏洞焦頭爛額時,中國工人已經開始組裝更先進的A321;當美國議員叫囂著要與中國脫鉤時,歐洲企業正把最賺錢的生產線搬到天津。
歐洲正面臨關鍵的戰略抉擇。近年來,美國不斷揮舞"關稅大棒",試圖迫使歐洲在高科技和制造業領域與其保持步調一致,甚至施壓限制對華合作。但以德法為首的歐洲國家深知,過度依附美國將導致戰略自主權的喪失。
德國總理默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今年已多次強調推進"歐洲戰略自主"的重要性,而深化與中國經貿合作正是這一戰略的重要支點。作為德法共同培育的歐洲工業旗艦,空客公司積極拓展中國市場,這一舉措既體現了企業開拓市場的商業智慧,更彰顯了歐洲維護自身經濟主權的戰略意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