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中方宣布恢復購買日本部分地區水產。此消息又掀起一波熱議。很多人忍不住問,福島核污染水真的安全嗎?于是兩年前的劇情再度出現,又有人想起早年喝下那杯核污染水的日本官員園田康博,好奇此人是否還健在。
實際上喝完那杯水之后,他的仕途開始走下坡路,從中央退回老家,依然郁郁不得志。由于政壇失意,他幾乎銷聲匿跡。一杯水何以影響他的仕途?他的身體如今怎樣了?要解答這些問題,還要從2011年的核事故說起。
核事故是天災更是人禍
如果你問園田等日本官員那起事故的原因,他們多半會告訴你是天災,又是地震又是海嘯等,對核電站造成很大破壞。但他們避而不談的那部分,就是他們如何進行的危機處理的,才是更關鍵的因素。
說起來,人類歷史上共發生過兩起重大民用核事故,除了日本這次,還有1986年的蘇聯。那次是設備直接爆炸,大火肆虐,放射物四處擴散,影響非常嚴重。當時為了盡可能降低污染范圍擴大,大量的工作人員被派到現場采取措施。
由于防護不到位,這些工作人員受到不同程度傷害,可以說他們用生命阻止了污染擴散,保護了更多人。
與此相比,日本的這次事故處理,完全是負面典型。首先作為地質災害頻發的國度,無論是地震還是海嘯都有預警機制,但設備運營方東電公司,對災害防范措施不到位,導致設備受損。這一點讓人特別不能理解。
在災害發生后,該公司本可以第一時間采取應急措施,釋放蒸汽冷卻裝置,及時止損,但公司基于利益損失考慮猶豫不決,遲遲沒有行動。在猶豫之際,工作人員聽到接連的爆炸聲,源頭正是機組設備。后來確認,爆炸導致堆芯熔毀,至此,一個不大的損傷演變成重大事故。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到這里,該公司還沒有采取有力的措施,而是對外聲稱,雖然發生爆炸,但堆芯只是受到部分損傷,并沒有損毀。拖了兩個月,實在掩蓋不住了,他們才公開承認是損毀。事故的嚴重性被揭開后,外界一片嘩然。
之后,該公司的操作更讓人憂心。
一杯水“斷送”仕途
事故產生大量核污染水,如何處理成了一大挑戰。客觀講,該公司也在想辦法處理。考慮到成本,他們綜合運用多種處理技術,實行多層級除去核素,簡單理解就是層層“過濾”。如今在核電站原址可以看到很多白色的大罐子,其實就是存儲經過層層處理的核污染水。
他們后來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存儲容量達到飽和狀態,但還有一些核素像氚沒有去除。而這個問題的背后其實是公司不愿再掏錢,支付持續處理的成本。實際上,去除核素有很多技術方法,但由于成本高沒有被公司采用。不想多花錢用技術處理,那要怎么辦呢?正道不愿走,自然就是走旁門左道了!
這邊核污染水處理進展緩慢,另一邊泄漏入海的“二度事故”時有發生。對此,該公司仍舊采取欺騙戰術,多次公開表示一切都在可控范圍內,沒有“二度事故”。這時政府也出來站臺,聲稱公司后續處理到位,經過處理的核污染水很安全。
為了證明此言不虛,當時的內閣還上演了一出“以身試水”的經典橋段,主人公正是時任政務官的園田。他顫抖的手和喝水時的緊張表情,都被媒體捕捉到了。不過,這番舉動并沒有平息民眾的恐慌,反而被吐槽是作秀。而且令他沒想到,喝了這杯水后,他的仕途會黯淡收場。
2012年,也就是喝了那杯水的第二年,他調任環境部擔任二把手。他在這個崗位上做了兩年,就迎來眾議院選舉。這次選舉他慘敗。彼時他意識到,自己在內閣和議會沒什么前途了。他為什么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因為此前發生了一件事。
他是核事故“黑歷史”的犧牲品
前面講了,無論是公司的保證,還是政府站臺,那都是建立在欺騙的基礎上的。但哪有不透風的墻,謊言終究會被揭穿,他們的謊言就在2013年被揭穿。那一年多起核泄漏丑聞接連被曝光。
要知道,受核事故影響最直接的是漁民,搞不好人家生意就不成了。因此,當時公司高層和地方都向漁民做了承諾,如果要把核污染水排海會提前跟他們商量,不會偷偷行動。結果大家發現,這原來就是個騙局,他們的憤怒可想而知。事發后,迫于輿論壓力,公司高層鞠躬道歉。
不過,他們的腰越彎越軟,欺騙的套路玩起來毫無心理負擔,這邊低姿態致歉,那邊繼續“泄露”。這樣的套路在2015年又被曝光了,當時日本民眾,尤其是漁民可謂是群情激憤,走上街頭抗議。這種情況成了“常態”,直到去年還有“核泄漏”丑聞登上新聞版面!
可以說該公司的公信力被消耗殆盡。想想看,身為“同謀”的園田處境能好得了嗎?仕途一路“滑坡”是不言而喻的。議會選舉失利后,他回到老家參加地方選舉,但都是屢戰屢敗。沒幾年,心灰意懶的他宣布引退。
2023年8月,日方把多年陰謀變陽謀,公布排海計劃。此舉招致國際強烈批評和譴責。為此日方開始做“公關”,官員“吃”污染區的海鮮的表演還覺得不夠,他們想到了當年兩口喝下一杯污染水的園田。
隨后,媒體專門對他做了一次采訪,不過由于是電話采訪,他本人的身體情況無法直觀看到,因此是否受到那杯水的影響我們不得而知。估計這個懸念會長久縈繞在眾人心頭。
結語
可以說,因為那起事故,園田的人生際遇被改寫,但因此被改寫命運的何止他一個呢?日方撕下欺騙的面具,單方面強推排海計劃,讓當地水產業陷入困境。多少漁民為他們的行為買單?
眼下中方雖然恢復了部分進口,但檢測和審查也會很嚴格,畢竟,這是關乎民眾生命安全的大事!就目前看,當地漁業恢復往日的繁榮并不樂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