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高考復讀的一年,節奏緊張、任務繁重,但這并不意味著要“連軸轉”。懂得勞逸結合,才能讓大腦保持清醒,學習效率更持久。很多學生誤以為“少休息就是多學習”,結果陷入“疲勞戰”,反而影響狀態。
1、課堂之外,留足“緩沖時間”
立行學校每天9節課的安排緊湊但不擁擠,每兩節課之間有休息時間,足夠學生走出教室活動活動、遠眺放松,讓大腦從高強度的思考中暫時抽離。中午還有午休時間,學生可以在宿舍小憩。這些“緩沖時間”不是浪費,而是為了讓接下來的學習更專注——就像弦繃得太緊會斷,適當放松才能保持彈性。不少學生說:“課間去操場走兩圈,下午上課思路明顯更清晰。”
2、晚自習間隙,穿插“微型放松”
立行學校每天3節晚自習的學習強度不小,任課老師跟班自習,會建議學生在課間做些 “微型放松”:和同學聊兩句輕松的話題,做幾個簡單的拉伸動作,或者閉目養神一分鐘。這些不超過5分鐘的小休息,能快速緩解久坐的疲勞,讓注意力重新聚焦。晚自習跟班答疑的老師也會觀察學生狀態,發現有人走神或犯困,會輕聲提醒他們站起來活動一下。
3、周末“適度放松”,拒絕“完全放縱”
復讀生的周末很關鍵,既不能埋頭苦學,也不能徹底松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安排: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去圖書館看本課外書,放松心情;需要補弱的學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整理錯題,或找老師答疑。
4、用“興趣愛好”充電,給學習加“潤滑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復讀期間適當投入,能起到“充電”的作用。立行學校不反對學生發展興趣,反而鼓勵大家用健康的愛好調節狀態。這些愛好帶來的愉悅感,能緩解復讀的壓力,讓學習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是有盼頭的過程。
5、“規律作息”是最好的休息,別拿健康換時間
有些學生為了多學一會兒,經常熬夜到凌晨,結果第二天上課昏昏沉沉,反而得不償失。立行學校嚴格管理作息,老師常說:“熬夜是最笨的辦法,用犧牲睡眠換來的學習時間,效率低得可憐。”規律的作息能讓身體形成生物鐘,到了學習時間就精力充沛,到了休息時間就能快速入睡,這種良性循環比“熬夜苦讀”更有后勁。
濟南高考復讀不是“比誰睡得少”,而是“比誰效率高”。像立行學校這樣,在緊張的學習中留出合理的休息時間,引導學生科學放松,才能讓學生在一年的復讀中保持良好狀態,既學得扎實,又不覺得疲憊,最終在高考中發揮出最佳水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