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跳水隊剛落地新加坡,話題就來了,這次世錦賽陣容一公布,網上直接炸開了鍋,最受關注的,當然還是全紅嬋的缺席和14歲新人趙仁杰的亮相,陳芋汐成了“臺柱子,但也有球迷擔心,這波調整真能頂住壓力嗎
先說說全紅嬋,誰都知道她和陳芋汐這對黃金搭檔,幾乎就是中國女跳水隊的門面,結果這次世錦賽全紅嬋因為腳踝傷病沒能隨隊,掌敏潔臨時頂上,這變陣一出,評論區直接分成兩派,一邊擔心默契掉鏈子,另一邊覺得國跳底蘊厚實,不怕誰換誰,現實情況呢,陳芋汐和掌敏潔確實有過搭檔經歷,成績也不差,最近一屆全國冠軍賽她們還拿了金牌,但說到底,“半路夫妻總歸比不上長期搭檔的默契,尤其高強度大賽,細節決定成敗
球迷擔心不是沒道理,跳水這種項目,雙人配合的微妙程度,懂行的人都明白,哪怕只差半拍,入水時水花大一點,分數就直接下來了,尤其是世錦賽這種級別,誰手抖誰就掉鏈子,陳芋汐接受采訪時也沒藏著掖著,直接說兩人時間有限,只能靠加練來補,掌敏潔壓力也不小,畢竟她的隊友這些年換得頻繁,張家齊、段宇都搭過,混雙、女雙都要打,自己還得適應各種風格,競技狀態很難穩定,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擺爛式硬頂其實是國跳隊人才密度大的副作用,誰狀態掉隊,后面隨時有新人補位,但默契和經驗靠刷數據真刷不出來
說到新人,14歲的趙仁杰很快成了輿論新寵,別看年紀小,10米跳臺全國冠軍賽直接跳出515.7分的總分,雖然只拿亞軍,但這個分數擱誰身上都得多看一眼,國家隊這波操作也夠果斷,剛打完全國賽,直接把他拉進世錦賽名單,這種“少年成名劇情,跳水隊歷史上不是沒有先例,誰還記得當年小將林躍、陳艾森,都是一夜成名,但問題也來了,趙仁杰能不能頂住世界級大賽的壓力,沒人能打包票,畢竟14歲這個年紀,心理和身體都還在成長階段,前車之鑒也不少,發育關、傷病、狀態起伏這些都不是小概率事件
其實中國跳水隊的“發育關一直是個繞不開的話題,張家齊就是典型例子,天才少女出道,結果發育期競技水準掉了不止一個檔次,自己也公開承認要重設目標,現在只能備戰全運會,能不能再回巔峰都說不準,甚至有可能這就是謝幕戰了,全紅嬋的挑戰更大,家族大骨架,體型變化明顯,網上經常有人拿她和陳芋汐比,后者天生小骨架,發育期靠節食還能控制身型變化,前者怎么吃怎么練都難掩體型變化,髖寬肩厚,這不是靠節食就能解決的,郭晶晶當年也經歷過一樣的難題,核心訓練加抗阻訓練,熬過一段沉寂期后才迎來爆發,這種經驗能不能復制到全紅嬋身上,既看努力也拼運氣
外部環境其實也給了運動員不小壓力,巴黎周期結束,國跳馬上就步入新周期,13個項目14名運動員,競爭異常激烈,隊內淘汰賽輪番上演,誰都沒法松懈,網上還有不少人喜歡拿全紅嬋和陳芋汐對噴,非得踩一個捧一個,但說實話,這倆人單項互為對手,雙人是隊友,能一起扛過奧運周期,背后得有多大默契和信任,懂的都懂,真要一點友情沒有,怎么可能拿下那么多金牌,壓力大歸大,但隊內氛圍要是真擺爛,那才真麻煩
說到這兒,也不能忽略掌敏潔的角色,她這幾年其實是隊里最“工具人的存在,女雙混雙隨時頂上,搭檔換來換去,成績雖說沒有爆炸性突破,但穩定性和適應能力拉滿,這次臨危受命,難度確實大,但能不能頂住,還得看大賽臨場心態,畢竟她和陳芋汐最近合作拿過金牌,也不是全無底氣
你說巧不巧,國跳隊每次新周期總有新人冒頭,老將也總有退場時刻,這種“新老交替的節奏,早就是常態,外界看熱鬧,隊內看門道,這波陣容雖然爭議不少,但說到底,誰能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誰就能上場,別的不說,這種內部競爭機制,才是中國跳水隊常年保持統治力的核心密碼
最后總結一句,這次世錦賽的看點,既有老將頂壓,也有新星試水,備受關注的全紅嬋暫時缺席,輿論場上爭議不斷,唯一確定的是,跳水隊的江湖從來不缺故事,真正比拼的,從來不是一時的狀態,而是長期的抗壓能力和團隊默契,至于能不能續寫神話,拭目以待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