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衛拿DPOY這事,放在NBA歷史里怎么看都稀罕,畢竟誰都知道,防守這活兒,內線是天然大佬,鋒線能橫掃五個位置,唯獨后衛,哪怕拼了命,也很難撐起一個體系,斯馬特偏偏就是那種不按常理出牌的狠人,頂著身高和位置的短板,愣是在21-22賽季把最佳防守球員獎杯攬進了懷里,這一幕放到今天再看,多少有點“逆天改命的味道,但話說回來,神跡歸神跡,生涯起伏、合同變遷、傷病陰影,這一串連鎖反應,也讓他成了這個休賽期里最耐人尋味的流浪者之一。
回顧斯馬特的合同履歷,新秀年出道即高順位,被凱爾特人用4年1483萬美元簽下,按理說,這是個天賦好底子也扎實的模板,菜鳥年數據普普通通,7.8分、3.3板、3.1助,沒人會覺得他能走到防守頂流那步,結果每年穩步提升,防守拼勁更是肉眼可見,進攻端雖然效率一般,但全面性和強硬氣質,讓他在綠軍逐漸站穩了腳跟,等到新秀合同最后一年,場均分數已經爬到10.2分,板和助攻也有提升,說白了,就是一塊攻堅型拼圖,缺乏超級巨星的得分爆發,卻是體系里不可或缺的那種“潤滑劑。
問題來了,攻強于守的聯盟環境下,凱爾特人為什么敢給斯馬特4年5200萬美元的大合同續約,這事說白了就是對他的防守信仰買單,連續兩年入選最佳一防,說服力確實拉滿,等到21-22賽季,斯馬特數據華麗升級,12.1分、3.8板、5.9助,防守更是封神,DPOY加身后,身價直接暴漲,凱爾特人沒有猶豫,緊接著又是4年7710萬美元的續約,按道理,這應該是綠軍后場多年無憂的節奏,偏偏陣容升級后,斯馬特被送到了灰熊,這一刀操作,外界當時還真有不少球迷和媒體對噴,畢竟攻防全能、精神屬性拉滿的后衛,不是隨便就能補齊的。
到了灰熊,斯馬特終于有了更多球權,數據也漲到14.5分、2.7板、4.3助,證明了自己不是只會防守的藍領,但灰熊這支隊伍什么風格大家都清楚,青年才俊云集,陣容輪換靈活,“擺爛和重建的節奏一上來,像斯馬特這種中生代即戰力,很難成為長期建隊核心,結果還沒站穩腳跟,又被送去了奇才,競技狀態也難免下滑,本賽季場均9.3分、1.9板、2.5助,尤其大傷恢復后,運動能力和防守侵略性都肉眼可見地掉了幾個檔次,很多球迷甚至開始質疑,他還能不能再當個合格的主力后衛。
這時候,買斷風波來了,奇才和斯馬特一拍兩散,湖人果斷出手,2年1100萬美元,低價撿漏,斯馬特成了自由球員市場上的“香餑餑,但說實話,這合同和他巔峰期比,縮水太多了,不過湖人也不是傻子,詹姆斯在,東契奇來,斯馬特這種有經驗、能防、能帶隊氛圍的拼圖球員,正是他們補強陣容、沖擊冠軍的最后一塊板,工資帽壓力下,這種低風險高回報的操作,誰看了不說一句“精明呢。
不過問題也擺在那兒,湖人缺的是攻堅型后衛還是防守領袖,斯馬特現在的身體狀態,能不能扛得住西部季后賽的高強度對抗,能不能在關鍵回合完成任務,這些都還是問號,畢竟傷病是運動員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哪怕你有再多的經驗和榮譽,只要爆發力和移動能力下滑,防守終歸是吃虧的,尤其湖人現在陣容已經偏老齡化,靠斯馬特重新撐起后場防線,難度不小。
當然,反過來看,斯馬特這種類型的球員,從來都是“越大場面越能發揮,他不用承擔太多持球和進攻壓力,專注于防守、組織和氣氛調動,還是有機會在湖人打出價值,尤其在詹姆斯和東契奇身邊,戰術安排會更合理,角色定位也會更清晰,只是湖人球迷要有心理準備,別指望他能一夜回春,變回巔峰DPOY那種級別,更多時候,他可能就是個靠譜的替補,偶爾爆發一兩場,撐住局面。
說到底,斯馬特的經歷就是現役NBA后衛的一個縮影,天賦、努力、傷病、轉會、薪資起伏,所有的光鮮和落寞都在他身上有跡可循,也許他再也回不到當年封神的高度,但只要還有一口氣在,湖人沖冠的舞臺上,就仍然有他的一席之地,能不能成為那塊決定命運的拼圖,就全看他自己和球隊怎么用人了。
總之,斯馬特這筆簽約,湖人是穩賺不賠,斯馬特自己也等于賭最后一把,至于能不能雙贏,就看新賽季的化學反應和健康狀況了,球迷們,大可以期待,但別太幻想奇跡,畢竟籃球世界,冷暖自知,江湖有你,也有告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