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申奧執導,許淥洋、張珂、申奧編劇,劉昊然、王傳君、高葉、王驍領銜主演,周游特別出演,楊恩又、樓致遠、原島大地主演,王真兒友情主演的院線電影《南京照相館》(DEAD TO RIGHTS)定檔,將于7月25日登陸全國院線上映。
《南京照相館》罕見地將日軍拍攝“親善照”的情節搬上大銀幕,展現了他們侵略南京時期的陰謀。劇組以歷史照片為依據,用親善照揭露日軍罪行。這些照片中,呈現了日軍抓來兒童、婦孺、老人擺拍施舍糧食、送玩具等場景,而百姓實則在威脅與恐嚇下被迫配合,這些影像被用作粉飾日軍暴行的工具。然而真相不容日軍篡改,生活在南京城的老百姓們都是見證者,他們看到了日軍最虛偽最殘暴的一面。7月14日電影發布的“我們看見”海報就以極具歷史質感的膠片形式定格了七位主演見證歷史罪證的瞬間,郵差、翻譯、演員、照相館一家、警察,這七個素不相識的南京百姓,原本只想活命,但最終他們守護和傳遞的底片,成為了撕破黑暗、不容篡改的歷史鐵證。
值得關注的是,片中關鍵角色“老金的兒子”一位在戰火中堅守希望的少年,由童星演員樓致遠出演。老金在城破前將幼子藏于菜籃送出南京,嬰兒的哭聲成為亂世中微弱卻頑強的生命象征。歷史傳承的隱喻:影片結尾暗示,多年后長大的兒子通過照片了解父母犧牲的真相,將這段記憶與南京城的傷痛延續,影片通過老金兒子的成長線索,將個人悲劇升華關民族記憶的載體。嬰兒的幸存不僅是對暴行的無聲控訴,更象征歷史真相的代際傳遞--南京大屠殺的傷痛通過影像與后代對話,強化了“勿忘國恥”的集體意識。
樓致遠雖然年紀小,但已參演過多部影視作品,憑借靈動的表演和真摯的情感表達備受業內認可。此次在《南京照相館》中,他將與老戲骨搭檔對戲,表現令人期待。
據透露,選角時看中了樓致遠“清澈的眼神和極強的共情力”,認為他能精準詮釋角色天真與堅韌并存的復雜性。劇組也為小演員提供了專業的歷史輔導和心理疏導,確保拍攝過程既尊重歷史,又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
毓秀(高葉 飾)和老金的兒子(樓致遠 飾)
樓致遠在片中盡管年紀小,但他用自然靈動的表演,將角色的天真、勇敢與隱忍刻畫得深入人心。不少觀眾在觀影后表示:“小朋友的眼神戲太戳心了!”“他的表演讓人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仍有溫暖的光。”
樓致遠在片場展現了超乎年齡的專注力和理解力,無論是情感爆發戲還是細膩的日常互動,都完成得十分出色。
《南京照相館》上映后,不僅獲得成年觀眾的認可,也吸引了許多親子家庭觀影。不少家長表示,影片通過兒童的視角傳遞歷史與溫情,是難得的“親子共情”佳作。樓致遠的角色更是成為孩子們討論的焦點,有小朋友觀影后說:“我也想和他一樣勇敢!”
老金的兒子作為襁褓中的嬰兒,代表著被保護下來的無數后代,他們的腦海里沒有這段記憶,要靠這些影片資料來提醒“要不忘國恥”另一方面,這個孩子代表著中國的未來和希望。
影片以獨特視角切入,不僅聚焦罪證照片背后的故事,更揭露日軍除屠殺外的文化侵略陰謀。導演申奧透露在大量搜集歷史照片、外國記者回憶錄、《不許可寫真集》等資料后,發現日軍在南京不僅發動武器戰爭、暴力屠殺,還進行了文化戰爭、宣傳戰爭。電影中便表現了日軍分門別類地將玉器、瓷器、字畫等文物制式化地打包,準備運回日本。這種對文化的泯滅與對生命的屠戮同樣殘酷。《南京照相館》用此情節展現了更多日軍侵略南京背后的真相,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借由一段老百姓留存罪證的故事,傳遞出“銘記歷史”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