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發問:“有些門派認為開庫后的墓氣(如辰之癸、未之乙之類)力量很大,如果是財官庫能為我所用則大發,但正常情況下,四庫相沖是土旺,是克辰中水,耗未中木的,好像沒有道理啊?請問:亥月酉日辰時,辰中癸的力量大嗎”?(圖片來源于pexels)
這真是一個好問題,問題清晰,答案自然也需要明確。今天的文章我就跟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辰戌丑未中有三氣,本氣、中氣(庫氣)和余氣(如下圖所示)。這三氣當中,到底哪個更旺,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首先,如果論干支關系,肯定是以本氣為主。比如說上面盤中月柱甲戌,肯定是首先以“木克土”來看。為什么?藏干理論出現的時代很晚(晉代《郭氏元經》有庫氣記載),而干支五行生克理論出現的很早(戰國時期鄒衍提出“五行終始說”),漢代那個時候的人就知道甲戌是天干木克地支土了。
其次,論地支“刑沖破害合”,是以地支本身為準,與藏干之氣無關。比如辰戌沖,就是取決于子午本身的位置,而與庫氣無關。以后的相沖開庫理論,是附加于地支相沖上的。也就是說,開庫理論的出現要遠遠晚于地支相沖理論。
最后,論十神,則要特別關注藏干。
如果從通常理解而言,十神為命主的資源,庫中的三氣均對應不同十神,所以均為命主的資源。在這些資源中,本氣對應的十神是暴露在外的,是直接可以用的。也就是說,辰戌丑未本身的土氣是可以直接用的,而不用開庫。庫氣,就是倉庫中所藏的東西,不開庫則不能用。比如辰中的癸水。余氣,是上個月份遺留下來的,嚴格來說不是庫中所藏。
但如果像上面這樣理解,就和命理學中的“雜氣”理論相悖了。《淵海子平》中說:“雜氣者,蓋謂辰戌丑未之位也。辰中有乙戊癸字,戌中有辛丁戊字,丑中有癸辛己字,未中有乙己丁字,此四者,天地不正之氣也”。而雜氣皆藏在庫內,所以都要開庫才能用。
在《淵海子平·雜氣財官格》中說:“如官露、印露、財露則不妨也。如辰宮則有乙木、癸水、戊土;戌宮則有辛金、丁火、戊土;丑宮則有癸水、辛金、己土;未宮則有乙木、丁火、己土也”。因此對于雜氣財官格來說,只要本中余氣透出其中一個即為成格,即使是余氣也一樣享受“透干成格”的權利。
因此,在命理學專屬的“雜氣”理論下,辰戌丑未中的三個藏干地位平等,難分旺衰。但在陰陽五行和干支理論下,肯定是土旺,因為陰陽五行和干支理論中根本就沒有藏干這個概念。
回答開頭的問題:
問題是:“正常情況下,四庫相沖是土旺,是克辰中水,耗未中木的,好像沒有道理啊?請問:亥月酉日辰時,辰中癸的力量大嗎”?
答案是這樣的:
(從陰陽五行干支理論而言)四庫相沖,五行中是土和土對沖,地支中是辰戌丑未之間對沖,跟藏干無關。
(從命理學藏干理論而言)四庫相沖,則為庫互相開庫,庫中財物可以為命主所用。而庫中所藏之物,互相之間也可以發生“化學反應”,比如辰中之“戊癸乙”,戊癸之間可以相合,乙會克戊,戊也會克水。
因此,“亥月酉日辰時”,辰中癸水為庫氣,以《淵海子平》和《三命通會》的理論,水土的力量一樣,沒有嚴格區分大小,都是雜氣。但從樸素的五行理論而言,畢竟土氣當令,土的力量更大,而水的力量較小。用雜氣理論還是陰陽五行理論,全憑個人喜歡,我一般比較喜歡用陰陽五行理論,因此認為土的力量更大。
至于說開庫之后哪個五行力量更大,則要看土和水在四柱中的“幫手”如何。三峽大壩,水多而土少;家中水井,土多而水少。當然,不管是大壩還是水井,土的作用都是把水阻聚在一起(土克水),當然土也肯定會吸收一部分的水(也是土克水)。如果是無源之水,則土終究會吸干庫中之水;如水源濤濤,則土反而成為增加水勢之物。皆為“水庫”,不能一概而論。
贅上一段《淵海子平》中的話作為結尾。
“辛未、辛丑、庚戌、庚辰,此人雖亦辰戌丑未全,奈比劫多,又土重金埋,行酉運身旺,背逐之鄉,所以刀筆,功名無成”。此處的“土重金埋”就是只論五行而不論藏干,因此學習命理千萬不能把陰陽五行理論和藏干理論搞混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文西風獨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