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贊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毅叔,歡迎轉發!
最近,一位印度海軍退役飛行員在社交媒體上的言論引起了廣泛關注。這位聲稱有著21年服役經歷、飛行12000小時的王牌飛行員信誓旦旦地表示,解放軍空軍大紅鷹旅換裝殲-20戰機是因為殲-10C在印巴沖突中吃了敗仗,把中國嚇到了。更離奇的是,他還聲稱大紅鷹旅是守衛海南島的,一旦開戰中國就會失去海南島。
這番言論可謂是近期印度贏學的巔峰之作,以至于一直關注中國軍事發展的德國軍事博主小黃人都忍不住在評論區直接開懟:解放軍空軍大紅鷹旅換裝殲-20的時候,印度的陣風戰機還沒到貨呢!
讓我們先來厘清一下時間線。殲-20早在2017年3月9日就已正式進入空軍序列,而目前第14個空軍旅已完成殲-20換裝,總數超過300架。相比之下,印度的陣風戰機項目從簽約到交付可謂一波三折,直到2020年才開始陸續交付。
如果按照這位印度專家的邏輯,那么中國早在2017年就因為預知未來的印巴空戰結果而提前部署殲-20了?這種超前的戰略預判能力,恐怕連最先進的AI都要自愧不如。
更荒謬的是,他對解放軍部隊編制的基本常識都搞錯了。空軍大紅鷹旅并非專門守衛海南島的部隊,而是一支具有全域作戰能力的精銳航空兵部隊。這種張冠李戴的錯誤,暴露了其對中國軍事部署缺乏基本了解。
讓我們回到現實中的印巴沖突。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空軍發動朱砂行動對巴基斯坦境內進行襲擊,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交部長伊沙克·達爾在議會發言時透露,巴方使用中國制造的殲-10C戰斗機擊落了印度空軍的6架戰機,其中包括3架法制陣風戰斗機。
根據空戰時間線,印度空軍起飛60架飛機其中包括14架陣風,巴空軍起飛42架應對,最終在殲-10CE、霹靂15E與體系的配合下,打出了5:0的驚人戰績。法方也證實至少一架陣風戰斗機被擊落。
這樣的戰果,恐怕與這位印度專家的描述相去甚遠。殲-10C不僅沒有吃敗仗,反而在實戰中表現出色,成功擊落了印度引以為傲的陣風戰機。
事實上,中國已成為繼美國裝備F-22和F-35之后,世界上第二個同時在役兩款第五代戰斗機的國家。殲-20的年產能已達100-120架,而美軍現役F-22僅187架,且2012年生產線就已關閉。
2025年6月27日,央視網披露外軍機逼近中國領空時,殲-20飛行員迅速由訓轉戰,接替升空迎敵,經過數輪激烈攻防,最終逼退外軍機。這種實戰化的訓練和部署,體現了中國空軍的真實戰備水平。
更值得注意的是,原本被印度人懷恨在心的殲-10C,如今已經不再是解放軍空軍的主力配置。隨著殲-16D、殲-20和殲-35A的大規模列裝,中國空軍的新三劍客組合已經形成。巴基斯坦是除中國以外唯一裝備殲-10C戰斗機的國家,現役總數達20架,未來還有望采購更先進的殲-35A。
中國空軍裝備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強大的航空工業基礎。成飛的脈動生產線采用汽車制造的流水線模式,72小時即可完成生產,國產化率達100%,從雷達芯片到隱身涂料全自主,打破了西方技術封鎖。
這種自主可控的產業鏈,確保了裝備的穩定供應和持續升級。相比之下,F-35雖總產量超960架,但存在大量缺陷,目前只有51%適合飛行,TR-3升級拖了三年未搞定,110架半成品積壓。
印度靠虛假的勝利敘事來掩蓋現實中的不足,只會誤導公眾,更不利于自身軍事實力的真正提升。軍事實力的對比需要基于客觀事實,而不是主觀臆測。
這位印度專家的言論,恰恰暴露了印度軍事界某些人士的心態問題:不愿正視現實差距,習慣于自我安慰式的精神勝利。這種心態,對于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健康發展而言,是極其有害的。
真正的軍事強國,需要的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持續的技術創新和扎實的工業基礎。在這些方面,中國空軍的發展軌跡值得各國學習和借鑒。而那些沉浸在虛幻勝利中的聲音,終將被現實的鐵拳擊碎。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么有趣見解,歡迎訂閱本號并在下方留言討論!(本文為毅叔說世界系列,感興趣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戰爭史,收看全部毅叔說世界系列原創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