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貿舞臺最近上演了一出精彩大戲——一邊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啟程前往中國,另一邊,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短短一天內宣布與日本、菲律賓、印尼達成貿易協議,甚至對日本做出了“歷史性讓步”。這兩件事看似毫無關聯,實則暗藏中美歐三方博弈的玄機。歐盟試圖在中美之間尋找平衡,美國則急于用“快速簽約”分化對手,而中國則穩坐釣魚臺,靜待峰會開啟。這場經貿角力,遠比表面看起來復雜得多。
1. 中歐峰會:50年后的關鍵試探
2025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這場峰會的時間點本身就充滿象征意義。歐盟兩大巨頭——歐洲理事會主席和歐盟委員會主席聯袂訪華,規格不可謂不高。但有趣的是,中方提前通知“領導人不訪歐”,最終歐盟不得不改派馮德萊恩赴華。這一細節暴露了歐盟的微妙心態:他們比中方更急切地想要推動這次峰會。
歐盟(資料圖)
為什么?因為中歐關系近年來并不太平。歐盟曾因制裁問題與中國劍拔弩張,甚至一度威脅動用“反脅迫工具”——這是歐盟最強硬的貿易武器,一旦啟用,基本意味著雙方關系破裂。但最終,歐盟還是選擇了妥協,取消了多項制裁,為中歐峰會鋪路。
峰會的核心議題無非三個:貿易平衡、地緣政治和全球合作。歐盟希望中國擴大市場準入,減少對華貿易逆差;中國則希望歐盟在俄烏問題上保持克制,別把經貿問題政治化。至于全球合作,新能源、氣候變化這些領域雙方都有共同利益,但歐盟更擔心中國在關鍵技術上的“壟斷地位”。
2. 特朗普的“閃電戰”:一天簽三份協議
就在中歐峰會前夕,特朗普突然宣布與日本、菲律賓、印尼達成貿易協議,甚至對日本做出了“全球最低關稅”的讓步——僅15%。要知道,4月他還在威脅對日本商品征24%關稅,7月初更是揚言要征30%。短短幾個月,特朗普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原因很簡單:美國需要盟友,而盟友也在反過來施壓美國。
特朗普(資料圖)
日本在談判中表現出了驚人的強硬。特朗普最初想要的關稅遠高于15%,但日本拒絕了。最終,美國不得不妥協,換取日本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的承諾。這筆交易看似美國賺了,但實際上,日本拿到了更低的關稅,未來出口美國的產品將更具競爭力。
菲律賓和印尼的協議同樣耐人尋味。菲律賓同意對美開放市場(零關稅),但美國對菲征19%關稅——略低于此前威脅的20%,但高于4月“對等關稅”的17%。印尼則同意撤銷美國企業抱怨的貿易壁壘,并購買美石油、天然氣和農產品,但美國對含“非市場經濟國家”零部件的產品征40%高關稅——這明顯是沖著中國來的。
特朗普的算盤很清楚:用“低關稅+市場開放”綁定這些國家,削弱它們與中國的經貿聯系,同時讓歐盟感受到壓力。
3. 中美歐博弈:誰在主導規則?
當下的國際經貿格局,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雙邊關系,而是中美歐三方博弈。歐盟試圖在中美之間走鋼絲,既不想得罪美國,又不想失去中國市場;美國則想用關稅和協議分化對手,維持自己的霸權地位;中國則穩扎穩打,用產業鏈優勢反制施壓。
歐盟的困境在于,它既依賴美國的軍事保護,又離不開中國的市場。如果中歐關系惡化,歐盟企業將面臨巨大損失;但如果完全倒向美國,又可能被綁上“反華戰車”。所以,歐盟的選擇是“有限合作”——在氣候、新能源等領域與中國合作,但在高科技、供應鏈安全上保持警惕。
美國的策略則是“分而治之”。特朗普的“閃電簽約”看似成果豐碩,實則暴露了美國的焦慮——如果歐盟真的與中國達成經貿協議,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將進一步削弱。所以,特朗普必須搶在中歐峰會前搞定這些協議,給盟友“畫餅”,讓它們別輕易倒向中國。
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的應對方式很簡單:以不變應萬變。 中歐峰會前取消多項制裁,釋放善意;對美國的關稅威脅,則用稀土、新能源產業鏈反制。中國不急于表態,而是讓歐盟和美國先互相消耗,自己坐收漁利。
結語:未來博弈的關鍵在哪?
這場經貿角力的短期結果已經部分顯現——歐盟最終選擇訪華,特朗普則用協議“鎖住”盟友。但長期來看,真正的較量還在后面。
? 中歐關系:能否在貿易、氣候等領域找到平衡點?歐盟是否會真正減少對華“去風險”政策?
? 美日菲印尼協議:這些國家是否會真正遵守承諾?美國能否兌現投資和就業崗位的承諾?
? 全球規則重塑:中美歐三方誰能主導未來的貿易規則?
這場博弈遠未結束,但有一點可以確定:誰能在合作中找到最大公約數,誰就能在未來全球經貿體系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而現在,棋局才剛剛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