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的飛機剛來中國,特朗普政府就掐著點宣布——打算對所有歐盟商品征收15%關稅。
就在馮德萊恩訪華之際,她還在社交媒體X上發了一條看似溫和的帖子:“值此歐中建交50周年之際,我們已抵達北京。此次峰會是推進和重新平衡我們關系的契機。” 可華盛頓顯然沒打算給她留任何談判空間。特朗普的關稅指令像一記耳光,直接甩在了布魯塞爾的臉上——“要么完全開放市場,要么承受更高關稅”。
馮德萊恩(資料圖)
華盛頓這招狠在哪?它直接復制了美日談判的模板。
就在此前,美國剛和日本達成協議——日本同意購買美國農產品(玉米、大豆、化肥),外加波音飛機,換取美國將關稅從25%降到15%。特朗普顯然想用同樣的方式逼歐盟就范,但布魯塞爾可不是東京,歐盟內部的分裂讓這場博弈變得極其復雜。
歐盟要想拿到優惠關稅,就得像日本一樣“完全開放市場”?可問題是,歐盟27國根本談不攏。法國要保農業,德國要保汽車,東歐國家又怕得罪美國,結果就是——布魯塞爾的反制清單拖了又拖,報復性關稅在美國3350億歐元的出口體量面前,簡直像玩具水槍。
更諷刺的是,就在馮德萊恩訪華前,歐盟剛通過第18輪對俄制裁,還把中國企業塞進了名單。結果呢?她決定來華后,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就砸下來,搞得她像個被兩面夾擊的談判代表,手里既沒籌碼,也沒退路。
馮德萊恩(資料圖)
特朗普這一錘子下去,歐洲經濟直接抖三抖。德國的汽車業最先遭殃,寶馬的財務團隊連夜算賬——每輛出口美國的車,關稅成本暴漲。
歐洲央行的內部報告更嚇人——如果30%的關稅真的落地,歐元區將直接滑入-1.2%的衰退。市場反應比政客的嘴誠實:歐元兌美元匯率單日暴跌,意大利國債收益率狂飆。
馮德萊恩出發前還在布魯塞爾高調宣布要搞2萬億歐元的“歐洲防務基金”,結果德國當場潑冷水——沒錢!更尷尬的是,歐盟防務局的報告顯示,78%的軍用通信依賴美國GPS,65%的彈藥生產需要美國技術授權。所謂的“戰略自主”,在五角大樓的指揮棒下,像個笑話。
馮德萊恩在北京的會晤,堪稱外交史上的“最冷飯局”。 她提了三大條件,中方一個沒接。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中國人從不讓步。
馮德萊恩(資料圖)
可市場不會說謊。會晤剛結束,中國海關數據就更新了——德國精密儀器對華出口暴增,法國奢侈品訂單翻倍。全球供應鏈正在重組,而華盛頓可能低估了后果 。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本意是逼歐盟屈服,卻意外推了中國一把。
特朗普還在電視上喊話:“要么全面開放,要么關稅翻倍!” 但現實是,歐盟既沒能力反制,也沒膽量硬剛。
這場博弈最諷刺的地方在于——華盛頓想用關稅逼歐盟站隊,結果卻讓歐洲企業加速投向中國。德國的汽車、法國的奢侈品、北歐的精密制造,全在往東方跑。
基辛格說過:“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如今看來,歐盟正卡在這個致命陷阱里——既離不開美國的安全保護,又扛不住中國的經濟引力。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奧洛夫·吉爾7月24日表示,若歐美談判未取得進展,歐盟擬將兩批對美反制關稅清單合并實施。首批清單涉及210億歐元美國商品,原定暫停期將延長至8月6日;第二批720億歐元商品清單正待歐盟27個成員表決批準。合并后的最終反制措施計劃于8月7日正式生效。
另據白宮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已與歐洲盟國達成新防務協議。根據協議條款,歐洲盟國將全額承擔美軍裝備費用,相關軍事物資將由盟國負責分配,其中主要部分將用于援助烏克蘭。
在貿易政策方面,美國政府確認將對英國、越南、日本、印尼和巴西等國維持現行關稅水平,同時對全球其他多數國家實施15%至50%的統一關稅。該政策將于近期正式實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