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中國男籃熱身賽打響,77比49拿下委內瑞拉,看比分是大勝,場面也不拉胯,但一場看下來,后場陣容的短板還是藏不住,趙睿算是狀態回暖,全場6投4中,三分球4中3,數據板上寫著11分3籃板3助攻1搶斷,攻防兩端都很穩,說白了就是目前最靠譜的后場輸出點,可你往替補席一看,能扛事的真不多,這才是讓人頭疼的地方。
胡明軒這場在進攻端低調,三分球3投1中,合計3分3板6助2斷,聽著一般,但其實他的作用沒那么直觀,防守端一直是基本盤,關鍵時刻還能控住節奏,組織串聯基本沒掉鏈子,全場只有1次失誤,助攻比相當漂亮,正負值也是全隊第二,典型的苦力型藍領,明面上犧牲了得分,實際上在無球、協防和組織端填了不少坑,有點類似當年國足的鄭智后期那種作用,當然他和趙睿兩個人能輪流控一控,但帶動全隊的能力還是差點意思,這也是大多數看球的心里話。
問題就出在后面那幾位,廖三寧和高詩巖兩人,投籃這活基本沒指望,廖三寧全場8投2中,命中率讓人不敢恭維,氣勢上積極沒問題,防守也在賣力,但進攻端一到關鍵球就掉鏈子,組織偶爾能串一下,但投不進球說啥都白搭,高詩巖倒是老問題,投籃短板這么多年了,美國特訓也沒見質變,投射基本靠蒙,防守和組織還能用,但真到國際賽場,沒投射就是被針對的活靶子,這一點別說球迷了,教練組估計比誰都清楚。
再看程帥澎,運球不穩,組織稀爛,連發球有時都能整出幺蛾子,進攻端只能當個突破點,偶爾能靠個人能力強硬一波,幫球隊破點僵局,但要他去主導進攻,基本就別想了,這種功能型后衛只能當奇兵,常規時間不敢重用,甚至有點像前幾年CBA那些擺爛球隊的角色球員,靠拼勁和偶發性撐場面,但遇到高壓防守就原形畢露。
說到底,后場的組織能力還是硬傷,趙睿和胡明軒能分擔一部分,但都不是那種天生的控場高手,局勢一亂很難自上而下梳理,球隊缺一個真正能穩住陣腳、串聯全隊的后場大腦,這種感覺就像你看一支CBA中游球隊,偶爾打出高光,但一到關鍵回合就沒人能控局,難怪外界一直呼吁歸化球員,尤其是那種雙能衛級別的強援——說白了,就是缺個能自帶節奏、能投能突還能分球的后場,這樣的球員在國際賽場才是真正的“及格線。
球迷肯定會問,真就沒有本土球員能頂上嗎,其實也不是沒人努力,像高詩巖去美國特訓,廖三寧積極拼防,胡明軒默默做臟活累活,但這些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CBA后衛的短板在國際舞臺上被無限放大,投射、對抗、閱讀比賽能力全都不足,哪怕臨場狀態再好,遇到歐美強隊也很難持續輸出,這其實不是哪一個球員的問題,而是整體培養體系的老問題,歸化球員成了“剛需,不是熱點炒作,是現實所迫。
更現實的是,歸化球員說起來容易,找一個能打的還真不簡單,郭士強早就公開表示要引進雙能衛,但到現在還沒找到合適的人選,政策、市場、球員意愿一大堆現實因素卡著,想靠這條路一夜逆轉說實話有點懸,眼下這批球員只能繼續磨合,但陣容天花板已經很清楚,熱身賽還能靠團隊和拼勁拉開分差,一到世界大賽就容易原形畢露,這才是真正讓人焦慮的地方。
說到這,不能只盯著球員噴,教練組其實也挺難,戰術端確實做了些調整,胡明軒和趙睿輪流控球,減少無意義的浪投,利用鋒線和內線的高度優勢打轉換,這場贏了委內瑞拉,說明基本功還是有的,但對手本身整體實力有限,含金量說實話一般,真要檢驗成色,還得看遇到歐洲、北美那種高壓逼搶體系時候,后場能不能頂得住,能不能控住節奏,別一到關鍵時刻就“自爆,這才是檢驗中國男籃后場的試金石。
其實球迷們心態已經很成熟了,這場比賽贏了大家當然開心,但也都明白這不是終點,后場問題暴露得這么明顯,歸化球員遲遲無下文,未來的大賽壓力只會更大,說句實話,國內后衛要想在國際舞臺上真正立住,還得靠整體打法和體系加持,個人能力短板一時半會補不上,歸化只是權宜之計,真正的底氣還得靠青訓和聯賽的持續投入。
最后,現實就是那么現實,這支中國男籃后場問題依舊,趙睿穩、胡明軒苦、高詩巖和廖三寧靠拼,程帥澎只能當奇兵,整體天花板不高,不歸化難有質變,歸化又懸而未決,球迷既要接受現實,也不能放棄期待,畢竟中國籃球的希望,終歸得靠一代代人接力撐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