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宜賓,24歲媽媽送外賣返程時墜河失聯兩天!手機找到了,電動車找到了,人還沒找到。2歲的孩子還在哭著找媽媽,暴雨里的河水卻連個“媽媽”的回聲都沒給。
這哪是“意外”?這是普通人在生活里被逼到絕路的“拼命”!
7月23日上午,宜賓興文縣古宋鎮暴雨橙色預警,3小時降雨量超50毫米,山洪、泥石流風險飆升。鎮上一座橋被河水淹沒,橋面沒護欄,像條懸在洪水上的“獨木橋”。
24歲的外賣員騎電動車返程,連人帶車栽進河里。搜救視頻里,皮劃艇在湍急的洪水里打轉,網友說:“連車帶人下去,生還機會太小。”兩天過去,孩子還在等媽媽回家,可媽媽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這事兒最扎心的,是“24歲”“2歲孩子”“送外賣”這幾個詞湊在一起。一個年輕媽媽,本該在家陪孩子玩,卻要頂著暴雨送外賣貼補家用。
為什么?因為普通家庭的日子,從來不是“歲月靜好”——孩子奶粉、尿不濕、看病、上學,哪樣不要錢?老公一個人打工夠嗎?不夠!所以她得拼,哪怕孩子才2歲,哪怕暴雨天路滑,哪怕橋沒護欄,她也得咬著牙上。
可偏偏有人要挑刺:“孩子這么小,當媽的怎么舍得出去跑外賣?老公沒責任心吧?”
結果網友辟謠:她老公是普通打工人,小兩口感情好,一起努力養家。你看,這就是普通人的真實——沒有“躺平”的資格,沒有“甩鍋”的余地,只能兩個人一起扛。可就算扛,也扛不過生活的“暴擊”——一場暴雨,一座沒護欄的橋,就能把一個家撕得粉碎。
更氣人的是,這種“拼命”本不該是普通人的宿命!暴雨天,誰不知道危險?可她敢不去嗎?不去就沒收入,孩子就沒飯吃。橋沒護欄,誰不知道要命?可她有選擇嗎?繞路?時間不夠,超時要扣錢;不送?訂單取消,白跑一趟。普通人的生活,從來不是“安全第一”,而是“活著第一”。就像有網友說的:“不是她想冒險,是生活逼她冒險。”
還有人說:“外賣平臺該負責!暴雨天還派單,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這話在理。平臺算法只算“效率”,不算“人性”——暴雨天訂單多,騎手少,正好“多賺”。可騎手的安全呢?家庭的完整呢?孩子的未來呢?這些“成本”,平臺從來不算。他們只算“利潤”,不算“良心”。
現在,網友在罵橋沒護欄,罵平臺沒人性,罵生活太苦。可罵完呢?那個2歲的孩子,還是沒了媽媽;那個普通的家,還是塌了半邊。我們能做的,除了“等奇跡”,是不是也該想想:怎么才能讓普通人不用“拼命”就能活下去?怎么才能讓暴雨天不用冒險送外賣?怎么才能讓“媽媽”這個角色,不用在“陪孩子”和“賺錢”之間二選一?
最后想問問大家:你身邊有這樣“拼命”的普通人嗎?他們為了生活,做過哪些讓你心疼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