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如今的美國政府而言,其政策的核心依舊是推動制造業回流,以超高額度的關稅逼迫其他國家開放市場,主動讓美國的企業進行傾銷。
在這一大背景之下,全世界本應該迎來一個合作的契機,但奈何歐洲直接被特朗普給嚇壞了,持續性的對中國展現出了惡意,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美國在關稅上高抬貴手,以此來獲得15%到20%左右的關稅額度。
德國柏林日報在7月23日刊登了一則相關報道,在內容當中直言不諱地提到,現階段中歐關系已經出現了明顯的遇冷態勢,完全顛覆了幾個月前的“解凍”跡象。
在今年4月份,中方程向歐盟呼吁攜手對抗特朗普的對等關稅,但如今3個月時間過去,局勢卻變得完全相反。其背后的原因在于,特朗普成功的挑撥離間了中歐之間的關系。
特朗普開啟第二任期后,其政策核心聚焦于推動制造業回流美國。為實現這一目標,他采取了極為激進的貿易手段,以超高額度的關稅逼迫其他國家開放市場,試圖讓美國企業得以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產品傾銷。
在這一全球貿易格局面臨重大調整的背景下,本應是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同應對經濟新挑戰的契機。歐洲卻在特朗普的貿易大棒威脅下陷入恐慌。
美國不合理的關稅政策給歐洲經濟帶來了極大沖擊。當前歐洲經濟本就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摩根大通表示,歐盟是受美國 “對等關稅” 影響最大的市場之一。
歐洲央行預測,美對歐征收 25% 關稅將導致歐元區當年 GDP 下降 0.3%,若歐對美進行關稅反制將讓歐元區 GDP 下降 0.5%,全球貿易環境惡化為歐洲經濟帶來的壓力還需另計。
歐洲為避免自身經濟遭受美國關稅的沉重打擊,持續性地對中國展現出惡意,期望通過這種方式,能讓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對其高抬貴手,從而獲得 15% 到 20% 左右相對較低的關稅額度。
這種短視行為,正中特朗普下懷,成功破壞了中歐之間原本良好的合作氛圍,中歐關系由此受到嚴重沖擊。
在今年 4 月份,中方曾積極向歐盟呼吁攜手對抗特朗普的對等關稅,彼時中歐關系有著共同應對外部壓力、走向進一步合作的良好趨勢。
但僅僅 3 個月過去,局勢卻急轉直下。歐洲在特朗普的威懾下,未能堅守與中國合作的立場,選擇了向美國妥協,使得中歐關系從有望攜手對抗外部壓力,轉變為如今的遇冷態勢,特朗普的離間之計初見成效。
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中歐關系的確呈現出復雜且微妙的狀態。在政治層面,盡管中歐之間一直保持著一定的對話與溝通機制,但歐盟部分國家受美國影響,在一些國際事務中對中國持有偏見,發表不當言論。
在經濟領域,中歐之間的貿易摩擦依然懸而未決。雖然雙方有著龐大的貿易體量,中國是德國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最大進口來源國,2024 年中德雙邊貿易額為 2018.8 億美元,但歐盟在一些關鍵產業上對中國設置貿易壁壘。
以電動汽車爭端為例,此前中歐在該領域存在較長時間的紛爭,雖在 4 月 10 日歐盟委員會宣布與中國就電動汽車爭端達成重要共識,啟動以 “最低進口價格” 機制替代高額關稅的談判,但這一事件也反映出中歐經濟關系面臨的挑戰。
而且,隨著歐洲部分國家為迎合美國,在貿易政策上對中國采取更具保護性的措施,中歐貿易的增長勢頭受到一定阻礙。
在人文交流方面,盡管多年來中歐在教育、文化等領域的交流合作成果豐碩,但近期受整體關系遇冷影響,民間交流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一些歐洲民眾受輿論誤導,對中國的誤解加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歐關系的民意基礎。
盡管當前中歐關系面臨諸多困境,但從長遠來看,仍有積極的發展因素。
中歐雙方都是推動多極化的重要力量,是支持全球化的兩大重要市場,也是倡導文明多樣性的兩大重要文明體,在動蕩加劇的國際形勢下,中歐關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世界影響,關乎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
從中國方面來看,一直秉持著積極推動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態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于 6 月 30 日至 7 月 6 日訪問歐盟總部、德國、法國并舉行有關高級別對話,期間強調中歐應當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做世界的 “穩定之錨”,成為彼此可靠強勁、相互成就的伙伴。
這充分表明中國希望與歐洲加強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中歐關系重回正軌。
從歐洲內部來看,并非所有國家都愿意跟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匈牙利等部分歐盟國家,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積極與中國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在中歐關系中發揮著積極的建設性作用。
而且,隨著歐洲經濟對外部市場依賴程度的加深,以及歐洲企業界對中國龐大市場潛力的進一步認識,越來越多的歐洲有識之士意識到,破壞中歐關系不符合歐洲的長遠利益。
此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中歐在諸多領域存在著廣泛的共同利益。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能源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合作等方面,中歐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
例如,在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智能交通系統建設等領域,中歐企業之間已經開展了一些合作項目,未來有望進一步深化。
總體而言,雖然特朗普的挑撥離間給中歐關系帶來了階段性的困難,但中歐關系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和廣泛的共同利益支撐。
只要中歐雙方能夠摒棄偏見,以更加理性和務實的態度進行對話與合作,中歐關系有望逐步走出當前的困境,實現穩定、健康的發展,繼續為世界和平與繁榮作出重要貢獻。我們有理由期待,中歐能夠突破當前的陰霾,重回合作共贏的發展軌道。
15%-50% 特朗普政府關稅策略有變——光明網
建交50周年之際,中歐關系在波折中尋穩定——中國青年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